這五類人是:科技企業家;私營企業主、個體企業主和股民;金融證券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資企業在中國的代理人;以及中介機構的高級專家。
蕭氏聲稱:這五類人收入高,消費也高,對經濟增長有很大促進作用。由於收入穩定,他們在銀行的存款和手中的股票相對較多,一旦社會不穩定,物價上漲,股票貶值,他們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這些中等收入階層,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蕭教授把他的論點最後歸結到「社會穩定」上,正是中南海當局的顧慮所在。然而,僅僅將這五類人歸為「中產階級」,卻是蕭教授的偏頗或糊塗。
實際上,為了維護所謂「社會穩定」,既維護當權者的既得利益,江澤民等人早已費盡了心機。在他們精心炮製的利益框架中,優先需要滿足的,有黨政幹部(公務員),知識份子,和軍人三大類,黨政幹部,是中南海賴以依靠的走卒;知識份子,是中南海招安求穩的對象,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軍人,則是維護中南海自身特權的不二工具。
一再地加工資,一再地改善福利,都沖這三類人而來,所謂社會保障體系,主要也成了這三類人的「護身符」。鑒於這三類人的平均收入,相當於中產階級收入,實實在在,穩穩噹噹。因此,是中南海當局人為製造的一組特殊利益集團,即御用中產階級。
比較之下,蕭教授定義的「中產階級」,屬於民間自發產生,與中南海人為製造的御用「中產階級」,既有共同之點,也有差異之處。如果說,前者的利益,取決於社會穩定;後者的利益,則決定了社會穩定。也就是說,如果御用中產階級,即黨政幹部、知識份子、軍人的利益得不到滿足,「社會穩定」則極易遭到破壞;一旦「社會穩定」遭到破壞,民間中產階級,即蕭教授所歸納的五類人,利益受到損害,則極易造反。
於是,兩種中產階級,都使當局不敢掉以輕心。一旦失去平衡,恐怕是玩火自焚。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當局小心侍候的中國中產階級,實際上是一顆難以掌握的「燙手山芋」。
曾經長期被冠以「領導階級」光環的工人階級,早已經「靠邊站」,不再是當局考慮的重點,因其分散,當局不以為然;曾經被美其名為「可靠同盟軍」的農民,因其「愚昧」,當局對之更是不屑一顧。
然而,一億五千萬的工人和九億農民,恰恰是中國人口的生力軍,對他們利益的故意忽視,最終將產生何等的後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