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中央政府本來不應干預港府施政,香港的局勢也不會對北京帶來正面的衝擊。但是,由二十三條立法引起的尖銳對立,和隨後而來的香港人民的普選要求,已經把香港政府推到了民眾信心崩潰的邊緣,特首無以依靠,要求北京的中央政府必須做出反應。
香港這樣一個言論比較公開自由的社會裏,民眾的各種不滿總會有各種不同的渠道發表和發泄。反對二十三條立法和要求普選,表明香港的民意和特區政府至少在這兩件事上已經形成對立:以董建華為首的特區政府代表中央政府站在一面;而大到有力量發動五十萬港人上街抗議的民意站在另一面。現在的問題不在香港,中央政府的態度才是事情發生的根源。解鈴還需繫鈴人。中央政府對香港必須做出的反應,也就是「胡溫新政」必須做出的重大政治決策,簡單明瞭就是一個:「到底向香港的民意說『是』還是說『不』」。
可惜北京的中央政府已經公開支持董建華,已經向香港的民意表達了其所能表達的最大限度的不滿。人民日報上的新華社通稿中的原文如此:「胡錦濤強調..任何外國勢力以及其他外部勢力干預香港內部事務,我們都堅決反對。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符合各國投資者的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溫家寶說:「當務之急是要維護香港的社會穩定,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要知道,所謂「外部勢力干預」和「穩定壓倒一切」都是鄧小平的發明,它的含義,路人皆知,不言自明;後者更是江澤民執政的主旋律。對於新領導人來說,有沒有「新政」,要看能不能超越前人的政治智慧。任何重大政治事件的發生,對於領導人既是受到考驗的關頭,又是棄舊維新的機會。把握時機,就能柳暗花明,寫下新的歷史。面對香港民意,
「胡溫新政」亮出了鄧小平、江澤民「穩定壓倒一切」的王牌。 評論界有一種說法,認為在香港特首換屆時,江澤民領導的中央政府選擇已經明顯不受民意支持的董建華連任,犯了錯誤,把問題留給了新領導人;而新領導人現在「沒有選擇」,必須挺董,因為中央政府不可能對不久以前做的「挺董」決定作出否定。這種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忽略了「連任」時沒有五十萬人遊行的事實,也忽略了中央政府繼續 「挺董」 所冒的風險。領導,領導,領導者的責任就是根據新形勢作出新決定。本來,在重新抉擇前理應理智地權衡利弊;現在,在「穩定」與民意之間,新領導人卻選擇了用穩定來壓倒香港的民意! 新領導人上臺,多少會有新的希望,新的開始;因此,一般地說,他們都會有一段與公共輿論之間的「蜜月期」。但誠實是評論界的天職:有一分作為,給一分嘉許;沒有新的實質,就不必假設理由為政治家開脫。這是評論家的責任。
(原載《信報月刊》2003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