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將可通航
自1972年有衛星觀測資料以來,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每10年便減少約3%,1980年,這一數字變為10%。與此同時,冰層厚度減少了40%,冰層內部淡水冰層和咸水冰層之間的物質也越來越快地流失,大氣高低壓分配更隨之發生了變化。
過去30年來,北極地區的氣溫每10年上升0.5攝氏度。如今的氣溫已達到了4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格陵蘭冰盾融化量不斷創下記錄,阿拉斯加冰川迅速後退,俄羅斯的河流排水量不斷增加,北極地區生物生長期每10年延長數天,北極圈內永凍土也已開始解凍。
加拿大魁北克學院國際部教授拉塞爾說,「隨著北冰洋消融和航海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北方通道』將成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軸心航線』。」的確,一旦北冰洋航道貫通,將使亞、歐和美洲之間的航線縮短6000到8000公里,巴拿馬和蘇伊士運河將無用武之地,世界貿易平衡將被打破。
同時,海冰融化還會給人類帶來北極富饒的礦產資源。挪威專家預計,世界上仍有25%的石油和天然氣未被開發,它們就在北冰洋。煤炭、鉬、鉭、銀、鉑等礦產都將在那裡被開採。加拿大已經開始在北極圈內的島嶼上開採鑽石,不久其產量將達到世界天然鑽石產量的10%至15%。
多國爭奪北極主權
冰雪覆蓋的北冰洋,原本被視為國際海域,但隨著海冰融化,它已經引起多個國家的高度關注,有的甚至還企圖將其劃入領海,以便及早掌握豐富的交通和自然資源。
丹麥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近日報導,目前丹麥已發起了一項針對北冰洋的遠程科學考察活動,考察完成後,丹麥將正式向聯合國提出對北極擁有主權的申請。
丹麥的根據是:北極點和丹麥的格陵蘭島為同一條海底山脈相連。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沿海國家可以將其海岸線外兩百海里(370公里)的範圍劃為大陸架,並在此範圍內行使主權。
加拿大早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加拿大就首先宣布對北極地區擁有主權。
國際法庭判稱,如果其他國家在100年內不對此提出異議,則北極將成為加拿大的領土。因此,丹麥的上述計畫已在加拿大和俄羅斯科學家中間引發了強烈的反應,他們正在積極準備相關材料以反擊丹麥對北極的主權要求。
俄羅斯俄羅斯也曾經聲稱,包括北極在內的半個北冰洋都是西伯利亞的地理延展,這裡的資源應該屬於他們。
俄科學家今年剛剛編製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北冰洋海底地形圖,據稱這是由32個俄羅斯流動科考站,從1937年起,在北冰洋海域的浮冰上研究了近3萬個晝夜獲得的寶貴財富。
美國美國1946年起便在極地進行考察,隨著北約組織的成立,美國在從阿拉斯加到冰島的漫長北極線建起了彈道導彈預警系統,部署了相當規模的戰略核潛艇、彈道導彈和截擊機,並聯合加拿大構筑了「北美空間防禦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