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的網友不再受害,本人在徵得李記者的同意後(李先生要求須全文轉載,不可以摘錄,以免產生岐義!)在網上予以發布,請閣下將此帖置頂好嗎?
全文如下:
小標題: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竟使用不合格原料生產奶製品
大標題:黴菌超標百倍誰來管?
本報記者 李化賓
[提要]從金華火腿到山西陳醋,從平遙牛肉到龍口粉絲,媒體對這些地方名品的每一次曝光都是一記重拳。然而有一些商家為了追逐自己的利益,置消費者的健康與生命於不顧,在產品原料黴菌超標百倍的情況下,沒有採取防範措施,仍將產品投放市場。
消費者面對這些產品誠惶誠恐的時候,不僅產生疑問:這些黑心產品為什麼屢禁不止?這些人們長期信任有加、情有獨鍾的名牌產品到底怎麼了?誰來管管這些違規的企業和廠家呢?
群眾舉報:維他奶豆奶含致癌物質
近期,本報記者接到上海群眾舉報,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維他奶的生產原料黴菌超標嚴重,所生產出來的奶製品含有致癌物質。於是記者在接到舉報的當天就乘車趕往上海,約見了舉報人單志東先生。
據單志東介紹,他之前是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的品控部經理,對產品的具體違規情形比較的熟悉。作為維他奶首先不符合規定的是它所使用的原材料豆粉中的豆皮率超標。
記者從單志東出示的兩份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備忘錄看到,備忘錄顯示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品控部分別於2004年1月29日和2004年2月3日對 「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維他奶的豆粉原料加工企業)進行監控檢測。而據檢測資料記載,對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豆粉取樣檢測,去皮後的大豆含皮率為7.68%,而完整的大豆含皮率是8%,維他奶(上海)公司的要求應該是不大於4%,大豆幾乎沒有去皮,產品質量存在嚴重的問題,並且對車間的空氣質量檢測結果超標車間中央的總菌數達到了524個/90mm平皿/15分鐘(標準為不大於50)。
單志東告訴記者,2004年5月11日他們品控部對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的監控檢測發現,風乾後大豆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這種情況極易造成污染,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則解釋說地面已經掃過,不會有事情。另外,磨粉用的機器沒有清掃,內有結塊的粉團。於此同時,單志東向記者提供了日期分別為 2004年5月12日、2004年5月15日和2004年5月29日三份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豆粉檢驗記錄。三份記錄顯示均為對「上海良大」的豆粉檢測結果,檢測結果表明黴菌屬數量均超標,而其中最高的超標數量達到了11600cfu/g,而良大的豆粉的出廠標準要求是300 cfu/g(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良大」的協議要求是不大於100 cfu/g)。雖然如此,但三份檢測結果評定均出現了「由廠長確認可以使用」的字樣。
「雖然這些原材料的黴菌超標嚴重,但是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還是於2004年六七月份使用了這些霉變的豆粉作為原料生產維他奶豆奶飲料在市場上銷售。」單志東進一步的解釋道:「霉變的豆粉可產生致癌性的黃曲黴素,即使經過高溫也只能殺死黴菌,卻無法分解黃曲黴素。」
記者調查:原料黴菌超標一百多倍
在記者幾經周折找到了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後發現,所謂的「上海良大」事實上不過是一個簡陋的小加工廠,記者看到「上海良大」的加工車間大約只有50多平方米,被簡易的隔成兩間「房子」,其中一間水泥地板上直接放著原材料大豆和粉碎機,另一間則是存放著已經加工完成的豆粉成品。另外,機器上落滿了厚厚的灰塵。
記者找到「上海良大」的談廠長後,要求查看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的委託加工加工合同。在談廠長給記者出示的合同中,記者看到,豆粉加工合同確實是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簽訂的豆粉加工委託合同,而在合同的附件中記者看到,「上海良大」加工的豆粉出廠驗收的標準中明確地標明瞭黴菌數量的要求是不大於100 cfu/g,這就意味著與檢測出的黴菌數量11600cfu/g相比較,超標了116倍。
記者詢問「上海良大」是否有加工大豆粉的資質時,談廠長拿出了一個營業執照。執照註明,企業名稱為上海良大豆粉生產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是豆粉加工、機械設備、機電用品、五金交電、百貨、文化用品銷售。然而記者卻發現該執照的註冊日期確是2004年8月31日。隨後記者從該執照的登記機關上海松江工商分局瞭解到上海良大工貿實業有限公司註冊日期為1993年5月10日,其經營範圍根本就沒有豆粉加工這一條。
關於維他奶豆奶飲料原材料黴菌超標並可能含有致癌物質的問題,記者來到了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準備採訪。在記者出示了記者證和採訪介紹信後,該廠的門衛攔住了記者,拒絕記者進廠採訪,並告知記者無論何種事情的採訪均需要提前預約。在記者一再的要求下,門衛聯繫到辦公室後,一位叫羊建平的經理接待了記者,並聲稱維他奶豆奶飲料的原材料都是經過嚴格的把關,不可能出現黴菌超標。當記者向其核實2004年5月12日、2004年5月15日和2004年5月29 日的豆粉檢驗記錄時,羊建平經理立即說沒有預約不能接受採訪,並很「客氣」的把記者「請」出了工廠。
技術監督部門:執法監督缺乏相應依據
從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記者被「請」出工廠以後便聯繫到了舉報人單志東。記者連同單志東一起來到了上海松江衛生局就單志東舉報的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 2004年5月12日、2004年5月15日和2004年5月29日維他奶黴菌超標的調查結果進行了採訪。衛生局預防科的工作人員給記者拿出了三份由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檢測報告,經過記者對比核實,與單志東提供的檢測記錄完全一致。
既然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的維他奶豆奶飲料原材料黴菌超標的事實存在,單志東也向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為什麼直到現在維他奶(上海)有限公司仍沒有得到相應的處理並且其黴菌超標產品已經流向了市場呢?記者採訪了上海松江技術監督局,檔案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目前國家還沒有針對豆粉方面的標準,所以他們不能對豆粉生產企業進行抽檢;如何處理不符合企業標準的豆粉,只能靠企業自律了。
名詞解釋:黴菌
曲霉類在食用菌栽培中是常見的競爭性雜菌,特別在以麩皮、豆粉、玉米粉等為配合成分的基質上更為常見。黃曲霉毒素這是由某些黃曲黴菌株產生的肝毒性代謝物,以黃曲霉毒素B1為最常見,毒性也最大。大豆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和浸泡會發霉變質。在這些黃豆中會生成大量的黃曲黴菌,而黃曲黴菌會產生對人體有強致癌作用的黃曲霉毒素B1。
相關聯接:
2004年,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
一些所謂的「奶粉」,竟然是不法份子用澱粉、蔗糖加上奶香精製造出來。在安徽阜陽,就有12名嬰兒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奪去生命,229名嬰兒營養不良,許多成了「大頭娃」。事發後,有關部門扣留、封存、暫停銷售奶粉10多萬袋;立案查處涉嫌銷售不合格奶粉案件39起,打掉生產及分裝窩點4個,刑事拘留 47人,宣布正式逮捕31人。在廣州發生了「5.11」毒酒案,致使11人死亡,50多人中毒,其中包括80歲的老者都被放倒了。毒酒中甲醇的含量是每一百毫升22克,竟然是超標550倍。另外,還有工業鹽醃製的四川泡菜、氨水製成的「龍口粉絲」、礦物油製作的毒瓜子等劣質食品惡性事件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