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剛剛舉的例子一樣,當你說,這個世界的任何東西都在改變著,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時候,其實就在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不變的點,沒有這一個不變的點,如果內心都是變化的東西,改變的東西,你就不可能體會到這個世界都在改變著,包括自己的內心的千變萬化。這就是說,如果一切的一切都在改變,沒有不變,那麼就沒有改變這種東西了。正是因為有了不變這個東西,才會有改變的東西,才會有變化的東西。
有了不變才有改變,有了變化才有不變。它們是世界的兩極,相互補充又相互和諧,變化的東西是不變的表象,不變的東西是變化的本性。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注重的是變化的東西,追逐的是改變的東西,執著的也是易變的東西。名利會消失,美色會衰老,身體會消亡,所謂生、老、病、死,所謂成、住、壞、滅,都說明世間的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是會變化的,會消亡的。如果我們總是執著在變化的東西上,最終都會是一場空,是幻覺的破滅。
有一個婆羅門,他經常聽人們說,舍衛國的人民多數都信奉佛法,而且善於修道。他心中十分嚮往,很想到舍衛國觀光並學修佛法。
經過幾個月的奔波勞累,終於有一天他來到了舍衛國。他看見有父子兩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種,突然,有一條毒蛇爬到兒子的跟前,將他咬死。那父親遭此變故,卻顯得非常平靜,並沒有痛哭流涕,只是接著幹活。
婆羅門覺得很奇怪,便上前問他原因。
耕種者反問道:"我從沒見過你,你從何方來,來此為何目的?"
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柢城來,聽說你們的國家多信奉佛法,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
接著,婆羅門又問道:"你兒子被毒蛇咬死,你為什麼不悲傷,反倒接著耕地播種呢?"
耕種者回答:"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間萬物的成敗,皆為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如果傷心得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什麼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樣,活著的意義就不大了!你要進城,路過我家時,請替我捎句話給我家人,就說兒子已經死了,沒有必要準備兩個人的飯菜了。"
婆羅門心裏暗想:"這個人真是太不像話了!兒子被蛇咬死了,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吃飯,真是一點人性都沒有!"
他來到城裡,進入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的妻子,便說道:"你的兒子已經被毒蛇咬死了,他的父親讓我捎句話給你,只要準備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後,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兒子也是一樣啊!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婆羅門又把這個死訊告訴了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竟然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氣,對那女子說道:"你的丈夫死了,難道你也一點兒不難過、不痛心嗎?"
那女子默然不答。
婆羅門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國家,他心裏暗想:"我是聽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如何慈愛、如何孝順,所以才想到這兒學習修道的,可是沒有想到如今碰上這等沒有人情味的人。"
他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請偉大的佛陀。佛陀已知他的來意,卻故意問他說:"你因為什麼事情這麼憂愁呀?"
婆羅門便如實地向佛陀敘述他在路上的所見所聞。
佛陀說:"善男子,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人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也無濟於事,故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也就無有憂愁!塵世之人不明百生死無常的道理,互相貪著愛戀,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即懊惱、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無以自製。正如人得了熱病,恍恍惚惚,胡說八道,只有經過良醫診治下藥後,熱退病癒,才不會再胡言亂語。"
婆羅門聽完佛陀,即自責道:"我真是愚痴,不明佛法大義,現在一經佛主開示,便如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明,頓時恍然大悟!"
佛陀在這篇寓言中告誡我們,世間的人常常是本末顛倒,是非顛倒。人們死死抓住的不過是夢幻的東西,暫時的東西,變化的東西,而忘掉了根本的東西,不變的東西,永恆的東西,真實的東西。那些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人,故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在千變萬化的人生中尋找到那永恆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