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終於上線了。之所以用「上線」而不是「上市」,是因為我參與過基層企業的ERP資源管理軟體的上線,那是極其繁重的枯燥工作。這些工作不僅涉及軟體的安裝測試,新舊資料庫的切換,更主要的困難來自於員工和管理層對於約束和規範日常工作的新操作系統的支持。我希望股指期貨就像是企業應用的管理軟體一樣,被用於加強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
單純的金融工具創新,並不能提升公司治理,也不能起到保護中小投資人的作用。我們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對於普通股民來說,與其給出一個績差公司的股票並同時給出做空工具,還不如給他一個好公司的股票去投資。從「國九條」的精神來看,在資本市場建設過程中,保護中小投資人利益始終是最重要的,而加強和改善公司治理有利於實現這個目標。
為此,我樂意看到這樣一些美好願景:在融資融券條件下,機構投資人有可能為了更精確地捕捉不同股票之間的漲跌幅度差,而要求公司更透明地披露信息;在股指期貨條件下,機構投資人也有可能更嚴格而慎重地對待權重股公司的增發議案;有些明顯缺乏前景的公司,即便其估值水平不高,也有可能成為融券的對象,這有可能促進該公司業務重整或者更換管理層。當然,這要在國資委作為大股東而在意市值的情況下才能成立。對於長期缺乏競爭力,始終在同行業內被融券做空的企業來說,機構投資者可能不僅僅是用腳投票了,而應促成該公司成為併購對象;融資買入某公司股票的機構投資人,可以用他們的影響力去提升公司的分紅水平,以紅利來部分抵消融資成本可能是一種比較積極的動機。
對於股市而言,比股指期貨更迫切的是公司治理。在防止價格操縱和內部交易的同時,應鼓勵普通投資人和國資委的代表一起來加強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更高槓桿的新工具,可能為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提供了更強烈的動機。現在,不僅要給投資人創造這樣的動機,還要在源頭上讓公司的管理層更開放地面對各種投資人的訴求。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樂意看到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新工具成為改進公司治理的有意義的嘗試。
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還有一個更緊迫的任務是如何找到一個更妥善的辦法來防範房地產的風險。美國曾有個值得自豪的資本市場和被認為是完善的貨幣發行體系。但是剛剛過去的危機恰恰來自於這個體系中一個「阿喀硫斯之踵」,房地產是無法做空的一項資產,因此,美國的投資銀行無法得知究竟該給這些地產何種貸款利率,也無法防範和規避房價下跌的風險。更複雜的模型或者更保守的首付,加上更嚴密的監管,都不能使美國金融體系免疫於次貸病毒。不能做空,就沒有合理定價,也就不知道其融資成本。在此情況下,仍然發放貸款或者發行債券,就是蒙上眼睛駕駛汽車。想到我國目前開戶操作股指期貨的投資人並不多,也許A股市場上真正利用這個新工具來迴避風險的投資人也不會很多。但是,股指期貨的意義在於,無論參與者多還是少,能使A股得到合理的估值,這就是於事前化解風險的最佳途徑。
我國資本市場中A股總市值大約有30萬億,而有人統計,京、滬、深三城的房地產總市值大約有60萬億,全國房地產的總市值可能在140萬億左右。巨大交易量和貸款餘額都是與之相關的,可惜,我們還沒有合適的金融工具,獲得其合理的價格水平,促使其成為一項安全資產,這使得我國金融機構始終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下。所以,我認為今後一段時時間內迫切的任務,就是盡快研究推進指數化的房地產ETF產品,用申購贖回機制來提供做空途徑;或者用相同期限的固定租金合約交易來複製相同面積的實物房產,這對於化解中國潛在金融風險將是極為重要的。
不久以前,我看到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一個合夥人說,中國央行始終在執行做多美元做空人民幣的交易策略。我認為他這話太偏激了,但我國的匯率改革始終就陷於升值與貶值的爭論,不能不說與沒有邁出實現人民幣本身的可對沖這關鍵的一步有關。所以,我們始終無法確切知道人民幣的合理水平,也就無法獲知人民幣的市場化利率究竟是多少。這些都是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可能困擾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棘手問題,而歷史留給我們解決好這個問題的時間不多了。
從這一點上說,股指期貨的推出,對於中國資本市場可謂言近旨遠,至少這是改革的一步,前進的一步,我們終於邁出去了。這說明政府理解並支持用改革創新的積極態度去化解金融風險,而不是用迴避拖延的消極方法來掩蓋風險。對此,我要為這樣的改革勇氣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