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特約記者李元翰等綜合報導】最近2、3個月來,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頻繁變調,立場忽左忽右,引起外界關注。海內外學者都認為,這反映了中共十八大前黨內高層分裂加劇、鬥爭激化。近期,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杜導正透露,中共總理溫家寶的政治改革主張,在中南海權力核心遭到孤立。
從4月份開始,《人民日報》連續發表多篇評論:包括《以包容心態對待「異質思維」》、《用公平正義消解「弱勢心態」》、《希望杜絕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現實的》、《執政者要在眾聲喧嘩中傾聽「沉沒的聲音」》、《知錯即改遠比一貫正確更可信可敬》等等。
此外,《人民日報》就「徐武事件」發表評論,批評把上訪的人隨便關到精神病院是非法的;還發表文章,對深圳市禁止民工在大學生運動會期間討薪上訪,提出批評;並以平衡報導的方式,採訪了瀋陽刺死城管的小販妻子張晶。
《人民日報》的評論《以包容心態對待「異質思維」》,甚至引用了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5月30號,《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周瑞金,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些系列評論是在告誡執政者:放開言論、傾聽民眾的批評、關注弱勢群體。他認為,代表中央的主流媒體發出這樣的聲音,有不一樣的意義。
陳破空(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錄音】「我覺得這裡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就是,中共黨內、中共高層的鬥爭激烈化的一個表現,實際上是它高層在互相告誡。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因為每一次中共開代表大會之前,都會放一些民主的空氣球。」
香港《動向》雜誌5月號發表獨立作家朱學淵的文章指出,中國人的政治鬥爭是三元混戰:有人主張走毛澤東的共產老路,有人主張走孔子的傳統專制,還有人主張走全盤西化的民主憲政。
朱學淵認為,中國社會有這三種思潮,共產黨中央就一定也分三派。第一派是「唱紅打黑」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第二派是「尊孔」的胡錦濤、吳邦國,第三派是強調「政治改革」的溫家寶為代表。
曹思源(北京思源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錄音】「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極左的東西它就必然要回潮。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浩劫之所以能在中國發生,就充分說明我們的體制不合適。像這樣的災難並沒有獲得制度上的保障使它不再發生。」
6月5號,現任《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杜導正接受香港《明報》專訪時透露,溫家寶總理去年多次發出政改呼聲,但在9月中南海一場有關政改的辯論中,「左派集體壓過來,溫總迅速被孤立。」
《動向》雜誌披露,溫家寶遭到賀國強、李長春、劉雲山、張德江等人圍攻。杜導正說,在去年那種情況下,國家主席胡錦濤並未對溫總改變態度。他評價胡「既寬容左的又寬容右的」。據他瞭解,一些溫總的支持者也不敢直言支持。
5月25號,《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堅決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禁止黨員發表同中央相違背的言論,並說這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
朱健國(深圳獨立學者):【錄音】「這條信息顯示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在黨內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歸毛派它在黨內已經佔上風了。執政的政權的穩定都出現了危機,這一點他們是共同的。但是如何解決這個危機也就在黨內高層可能出現了嚴重的分裂。」
杜導正認為,這篇文章矛頭是針對溫家寶的。他說,雖然溫家寶的政改思維在中南海屬於少數,但獲得包括杜本人在內的老幹部們擁護。
杜導正認為,中國未來的政治改革,「自上而下基本不可能實現」。在他看來,應以自下而上為主體,推動上層與下層結合,這是改革最佳路線。「代價小,多數人都可以接受,但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