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異常「嚴寒」的季節。近期上海出現房價下跌所導致的業主聚眾鬧事,引起媒體廣泛「熱議」,一股「退房熱」氣氛開始籠罩在這個曾經房價「狂熱」的現代大都市,這當然也會引起「高層」密切關注。可以說史上最嚴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終於出現明顯碩果,因為房地產商在成交量持續下跌的情況下,終於面對殘酷現實,開始「忍痛割肉」,並紛紛採取降價促銷手段,個別地方或個別樓盤跌幅已經達到兩三成。
由於在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大都市出現的這種嚴重「滯銷」情景,人們似乎已經看到房價終於實質下跌的曙光,某些人開始表現出非常樂觀的情緒,認為房價將走向所謂的廣大普通民眾能夠承受的價格方向。
在筆者看來,這其實還是老百姓「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房價下降已經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如果人們相信房價可以下降到「普通大眾商品」一樣的價格水平,那這些人最後一定是失望的,甚至是絕望的。
房地產市場「崩盤」不是政府宏觀調控的目標,政府希望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或者保持相對穩定增長。在整個房地產市場中存在著複雜多元的利益群體,中央政府希望房價穩步增長以不傷害整體經濟,地方政府需要房地產「財政」來源,銀行需要穩定貸款規模和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地產商希望維持較高價格,投機者希望房價保持增長勢頭,普通購房者希望房價下跌。
在房地產市場多方博弈中,銀行最怕房價大跌,或者說,銀行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房價暴跌帶來的巨大衝擊。另外,在相互博弈中,其實普通購房者地位最尷尬,因為在大都市,即使房價下跌50%,成千上萬的老百姓依然沒有足夠的購買力,除了發泄一點情緒以外,沒有任何力量。
然而,目前全球經濟持續萎靡不振,美國和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危機」陰魂不散,世界經濟前景暗淡。中國經濟也面臨諸多問題和隱患,通貨膨脹居高不下,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債券市場進入「低谷」,民營經濟遭遇寒冬,實體經濟增長緩慢,尤其是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惡化的影響,沿海地區中小企業全面進入困境,儘管政府近期連出利好政策,完善財稅政策,推進結構性減稅,重點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但真正落實很困難。另外,迫於政績考核壓力,各地方政府面對實體振興乏力,不可能輕易放棄土地財政和賣地經濟,房地產依然是地方財政主要來源。
因此,儘管近期國家不會放鬆樓市宏觀調控,但隨著保障房建設到位,尤其是大都市房價呈現適度下跌或穩定局面,在實體經濟需要適度刺激的情況下,國家很可能會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微調。
對於那些確實需要買房者,已經到了下決心的時候,不要指望可以抄底,更不能期望房價「暴跌」;對於那些投機者,無論房價如何變化,都存在風險,何況未來國家肯定會逐漸出臺稅收調節政策,指望通過炒房來進行投機會面臨很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