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因部分內地遊客在香港言行不當,導致兩地網民之間的對抗情緒激化,特別是一些無良學者非理性言論和行為的火上澆油,兩地民間對立情緒高漲,一時難以化解。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究其原因,這些年來,大量內地人通過自由行湧入香港,帶動了香港經濟的同時,對香港社會的衝擊也超出了港人的承受能力。
香港人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身邊突然多了大批說普通話的人,而且發現一些傳統的行為規則也受到了衝擊,比如說「大聲喧嘩」以及隨地大小便等等。
《時代週報》上知名網友咼中校的文章說,與此同時,內地豪客一擲千金,購買豪宅,帶動香港房屋價格和租金的上漲;以前沿街鋪面還有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小店,現在卻很難找到了,大都改成了名品店;由此可見,香港人發的並不是無名火,內地人應該設身處地,從當地人的感受來理解香港人。然而,很多內地人則認為,我是去香港旅遊消費的,我帶動了你們的經濟發展,你們還有什麼好說的?沒有我們這些內地遊客,你們香港人就得餓死等等。諸如此類的情緒化言論所暴露出的,其實正是一種夜郎自大乃至暴發戶的心態。
眾所周知,任何經濟活動,都是雙向互利的,買賣雙方當中,雖然暫時會有一方佔據強勢,但是也不能以勢欺人,更何況,任何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都是可以隨時轉化的。也許,他們當中不少人來香港時感受到了「歧視」,當然,我們並不否認香港人和香港社會存在歧視現象。究其原因,不同文化、不同語言和不同地域之間難免會有碰撞和摩擦,況且,地域歧視在中國大陸更是普遍存在,比如說,上海人看不起鄉下人,廣東人看不起「北佬」,以及河南人所遭遇的更為廣泛的地域歧視等等。將心比心,彼此彼此而已。實際上,就我的觀察而言,香港人如對某些人有歧視的話,大都是比較內斂克制的,不會像中國內地的地域歧視一樣,表露得那麼直白露骨,一般情況下僅僅只是眼神和神態,少有語言相向。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大陸客與港人矛盾衝突的爆發,只是一個縮影,折射出的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衝突。今天,大陸人所到之處,給人留下的都是什麼形象呢?沒有修養,大聲喧嘩;不講秩序,自私自利;耍小聰明,有錢但沒有品位,走到哪兒搶購到哪兒。中選網上作者莫天的文章說,帶著極度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死要面子,死不要臉;大罵美國,又迫不及待地往美國跑;罵著香港,又想方設法去香港生孩子以獲得港人身份;這也難怪,本是同宗同族的香港人都把大陸人視為「蝗蟲」呢!事實上,當年的東亞病夫,其實還是病夫,只不過病得更嚴重而已。
究其原因,長期以來的狹隘民族主義教育,已經日益顯露出其嚴重的惡果。近代以來,中國的每一次失敗,在我們的教科書中,總是被偏狹地總結為科技與物質的落後,卻很少從文化的層面來揭示中國落後的真正原因,以致於某種深藏於心底的「以夷制夷」情結,總會不由自主地主導著中國人的情緒。如今,當我們有了一點物質基礎的時候,就想當然地認為中國可以橫行天下了,動輒就要救歐洲,救世界,好像恨不得可以買下全世界似的。其實,這也恰恰顯示出了那些熱衷此道者的暴發戶嘴臉而已。
文章又說,殊不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大,絕不僅僅只是物質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豐富、思想文化的發展,以及民眾的教養與公德意識,尤其是,應該以世界的、人類的心態融入到世界文明當中去,並承擔起應有的大國責任。但我們這裡的事實卻正好相反,當中國的GDP發展與精神世界嚴重脫節之後,不但沒有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反而與世界的敵意更為嚴重。我們不能簡單地將其歸結為,西方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倒是中國應該反省自己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面對世界。
表面上看,現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更激烈、民眾對西方的敵意更嚴重,其實,這一切都來自於當政者的宣傳需要,所謂中西文明的衝突,主要是中國特色的官僚體制和利益集團人為製造的衝突。這是因為,西方的民主政治體制嚴重地衝擊到中國權貴集團的利益,他們便藉助於所謂「文化的衝突」,挑唆民眾毫無理性地反對西方文明,以保證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損害。莫天的文章最後強調說,今天,中國的經濟表面上發展迅速,國力增強,但文化的內在衰落也從來沒有如此嚴重過,所以,全世界對中國都抱著懷疑與警惕的態度。這種態度不是僅僅來自於中國的物質發展,而是來自於全體中國人的表現,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無疑還是精神上的「東亞病夫」。
咼中校的文章又說,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來看,香港都是一個有包容心、能夠容納各種文化、文明的國際都市,但前提是移民、遊客都能理解並尊重當地的文化和社會規則。我的期望是,內地遊客去香港不僅僅是購物、玩樂,還要瞭解香港的制度文明,從而逐步接受香港現代文明的洗禮,這也是香港的價值所在之一。
對此,有網友點評說,談到香港市民,作為大陸人,我是感激他們的,每次大陸有事情,香港從來沒有缺席過。孔慶東罵香港人,說香港人還是殖民地思想,其實,做殖民地是香港人的錯嗎?臺灣人也做過日本的殖民地,他們之中一部分親日,我看這並不是他們的錯。(網友德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