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韓國時,我與一個大學同學見面聊起中國。他是高麗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曾在某韓企駐上海辦事處工作過4年,算是位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在樓下的咖啡館,我問他:「你回國有一段時間了,在韓國已經適應了吧?我們當年學習的時候,真沒想到中國發展得這麼快,中韓關係也變得如此密切。最近在韓國,一般人怎麼看待中國呢?」他引述當時剛刊登的一則關於中國的報導裡的話說,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覺得中國越來越「傲慢」。說實話,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在中國生活過、深諳中國文化的他如此評價中國,讓我感到中韓之間確實存在一個鴻溝,並且似乎這個鴻溝正在逐漸擴大。
進入21世紀以後,中韓之間的摩擦層出不窮,而且愈演愈烈。從圍繞「端午節」開始的中韓文化之爭到中韓漁業紛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也使得兩國人民覺得對方是與自己有利益衝突的國家。不過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中韓兩國無論是在距離上,還是傳統文化上都十分相近,因此我們之間會發生種種棘手的問題。我始終覺得,在亞洲,眼下中國好比已經成了一個水塘裡的鯨魚。由於其規模日益龐大,不管它願不願意,都會影響周邊國家的利益。例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對水產的需求也水漲船高,但滿足13億人的需求能容易嗎?因此,中國與周邊國家發生漁業紛爭的概率會大幅增加。
不少韓國人認為中國「傲慢」是不爭的事實,在我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韓國沒有適應好世界變化的格局。1998年底我首次來中國時,當時的中國經濟還比較落後,不過如今,中國已今非昔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韓之間的差距也大幅縮小了。1999年中國人均GDP為865美元,是當年韓國人均GDP9902美元的8.7%。那時我覺得中國什麼東西都便宜,2003年來中國的時候也覺得中國物價只有韓國的1/2到1/3。時隔11年,2010年中國人均GDP為4434美元,是當年韓國人均GDP20753美元的21.4%。目前,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人均GDP有12000美元,是韓國的60%,實際生活也與韓國幾乎沒有差距。現在,我時不時發現中國有些物價比韓國還要貴。
這幾年,在華待久了的一些韓國人常開玩笑地說:「以前韓國人喜歡在中國做足療,因為足療很便宜。然而,眼下中國已經不是以前的中國了,北京、上海已經超過了首爾。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韓國人會成為中國人的足療師。」由於人口基數龐大,中國將會不斷提供廉價的勞動力,所以中國不會缺少足療師,但是這番話顯現出中韓之間相對差距的縮小,甚至中國在一些方面已超過韓國的事實。然而,不少韓國人,特別是一般老百姓,還是不夠瞭解上述提到的這些變化,這最終導致他們認為中國正在變得傲慢。
除了韓國方面的原因,那還有來自中國本身的原因。由於韓中政治體制不同,兩國媒體的性質也不同。有時候中國媒體,特別是官方媒體,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中國民間的看法。去年,我曾寫過一篇關於朝鮮的文章,並略帶埋怨的語氣說,「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中國老百姓都一味地支持朝鮮。」文章刊發後,不少熱心讀者發來郵件並「親切」地告訴我:「韓國朋友,你錯了。我們不這麼想。」那天,我才發現我的許多觀點是錯誤的。我沒想到那麼多中國普通人會批評朝鮮。在中國已生活八年的我都如此,更何況別的外國人呢?還要指出的是,在朝鮮或中韓之間的問題上,韓國媒體經常把《環球時報》作為瞭解中國的窗口。然而,直到去年我才發現,很多中國大學生、白領和媒體人並沒把該報「那麼當回事」。
我一直認為,如果美國像甜瓜的話,中國則像西瓜。甜瓜皮很薄,皮和果肉的顏色也相近,而西瓜則不同。西瓜皮很厚,而且皮和果肉的顏色相差較大。很多韓國人乃至其他外國人往往只能看到中國的表面,而容易忽略中國內部的聲音。恰恰如從未接觸過西瓜的人會猜測果肉顏色接近綠色,但實際上它的顏色是紅色。對外國人而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不」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