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
我國今古名茶的品種,總數不下二三百種之多,其質量之精美絕倫,花色品種之豐富多姿,堪稱世界之最。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350多種(一說400種以上),富有營養,能調節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藥理作用。歷代學者根據約500種古代文獻資料的記載和研究成果,將茶的功效歸納為「二十四功效」,包括:少睡,安神,明目,清頭目,止渴生津,清熱,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膩,下氣(消脹,止呃),利水(通小便),通便,治痢,去痰,怯風解表,堅齒,治心痛,療瘡治瘘,療飢,益氣力,延年益壽,其他(燒煙辟蚊蠅等)。茶可謂具有「厚德載物」之秉性。道寓於器,道在器中,茶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茶與道得到融合、升華,與「文以載道」同,「茶以載道」得以成立,茶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古人把飲茶的好處歸納為」十德」:即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在唐朝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秦漢時期的《神農食經》已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唐《茶經•一之源》:「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關於世界人生本體根據的、道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茶道」以茶為媒,通過沏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與和諧性的有機統一。人的生存是現實的,也是超越的。處於現實中的人力求超越現實,克服現實的缺陷,擺脫現實的束縛,讓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讓情感得到宣泄和升華。茶道首先追求在虛靜玄觀之中,通過直覺體悟達到對人生、對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中國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諸家精華而成。「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的陸羽接受儒、道、佛諸家影響,並能夠融合諸家思想於茶理之中。把諸家精華與唐代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在陸羽的筆下.飲茶決不像烹肉、熬粥一樣,為食而食,為生而食,而是把物性與人性融合在一起。」飲茶不只是-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強調在茶事之中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情操,養成茶人品格。茶聖陸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導和推行的茗飲方式,可令飲者能細心領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飲中與清談、賞花、玩月、撫琴、吟詩、聯句相結合,旨在創造出一種清逸脫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儒與道、佛合摻互補,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態平衡學。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支配其社會觀念和倫理觀念。而道、佛兩家所宣傳的、以自我精神解脫為核心的適意人生哲學,以及像閒雲野鶴一般自然恬淡、無拘無束的生活情趣和清靜虛明、無思無慮的心理境界,對士人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滲透力。他們以老莊和禪宗哲學思想為基礎,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脫,通過品茗、琴棋書畫等修身養性方法加深涵養,以克制、忍讓求得內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與心理的和諧穩定。內在心性上的澄澈虛靜。清心寡慾,就會表現為外在風度上的雍容大度,寬厚謙和,與人無爭,怡然自樂,汰盡浮燥,歸復天然。茶適應了中國士人「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性格和追求。茶使人產生一種神清氣爽、心平氣和的心境。當某些人經過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難以後,他會從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樸歸真。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地把「靜」作為茶道修習的必經之道。因為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內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澈,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舒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中升華淨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對茶道直覺體驗的細節作了詳盡的描寫,其中包含著莊子道家混同物我,順乎自然,超越人生,大徹大悟的精神。「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茶道的「和」其實就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國儒佛道三家思想雜糅的具體體現。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和諧安樂之道。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凡茶有九難「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因而茶事活動是綜合、協調「茶、水、器、火、境」各項要素的複雜過程;再者,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
儒家思想是中國茶道思想的主體,是提攜諸家思想的綱領。儒家的思想要求我們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這正是茶的本性,儒家把「中庸」和「仁禮」思想引入中國茶道,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飲茶可以更多地審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認識別人。各自內省的結果,是加強理解,促進和諧,增強友誼。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嘆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作為佛教中國化、簡易化、世俗化的禪宗也創造了飲茶文化的精神意境。所謂「茶禪一味」也就是說茶道精神與禪學相通。從哲學觀點看,禪宗強調自身領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所謂「明心見性」,主張所謂有即無,無即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達些,而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但又有節制,佛教提倡坐禪,飲茶可以提神醒腦,驅除睡魔,有利於清心修行,與禪宗變通佛教清規相適應。所以,僧人們不只飲茶止睡,而且通過飲茶意境的創造,把禪的哲學精神同茶結合起來。茶文化實際上構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僧侶們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饋人,以茶宴代酒宴;於是,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莊嚴肅穆的茶禮,尤其是佛教節日,或重要的法會都舉行較大型的茶宴。唐時有的寺院還可以為仕宦各界迎親送友設置佛門禮儀的茶宴。宋代在敕建的寺院,遇到朝廷賜欽袈、錫仗、法器時都舉行隆重慶典,往往用盛大的茶禮以示慶賀。日本茶道即是以禪宗義理為靈魂,倡導「和、清、靜、寂」的茶道精神。
唐代著名詩僧皎然在他的「三飲詩」裡將禪學、詩學、儒家思想三位一體表現得淋漓盡致。「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既為除昏沉睡意,更為得天地空靈之清爽。「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撒輕塵」,自己心神清靜便是通佛之心了,飲茶為「清我神」,與坐禪的意念是相通的,達到「迷即佛眾生.悟即眾心佛」的境界。「三飲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煩惱」,實現了「靜心」、「自悟」的禪宗主旨。皎然把這一精神貫徹到中國茶道中.道家、佛家在茶中溶進了「清靜」思想,希望通過飲茶把自已與山水、大自然、宇宙融為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韻律、精神開釋,這與禪的思想是一致的。但這與印度佛教相去甚遠,在印度佛教看來,今生永不得解脫,天堂才是出路,當然飲茶無濟於事。然而中國的佛教禪宗,主張「頓悟」、「大覺大悟」,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所以說,飲茶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佛理與茶理便有共同之處。儒家在仕途的坎坷中以茶培養自己超脫的品質,道家在茶中尋求一種空靈虛無的意境。三家在求「靜」、求豁達、明朗、理智方面在茶中尋找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