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發文,揭開電商發假貨的內幕和真相。(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1月14日訊】網購在中國越來越流行,雙十一更被稱為「中國全民瘋狂購物日」。為什麼有人在網上買到的是真貨、正品,而有的人買到手的是高仿的假貨?最近《每日經濟觀察》轉載了一篇文章(作者名字不詳),揭露電商如何決定給購物者發真貨還是假貨,真相很驚人。
內幕1、「看人下刀」,經常買便宜貨的人是電商發假貨的目標人物
作者在文章裡提到電商的內幕之一:買家在網上買件大牌化妝品,在訂單提交→發貨之前,系統會查詢分析你在全平臺的購物數據(大數據內部共享):購買均價,常購品牌,退貨率。
如果買家同類產品消費傾向絕對大部分在100-200元品牌,系統就判定你沒用過大牌真品,在後臺將其備註為低風險,發的貨有30%機率是高仿貨。如果在你購買記錄裡多次購買品牌,就自動分配真品。
作者表示,真相是:買家的消費記錄,購買記錄,客單價記錄,將作為發貨參考數據被系統識別,看人「下刀」更精準。
內幕2、妥協的人,「好說話」「會將就」的人,電商有垃圾貨就優先「照顧」你。
作者揭露的內幕之二是:很多人有類似經歷,買來的產品有小問題又不影響使用怎麼辦?趕緊退!電商常常解釋是因為發貨前沒有檢查貨品!這是假話,每一批次的瑕疵產品都有記錄,之所以發給你,是因為在你的綜合退貨率低於電商平均標準。系統會認定你這位客戶「好說話」「會將就」,一有垃圾貨就優先「照顧」你。
真相在這裡:用戶的投訴率,退貨率都記錄在識別系統裡,這些數據將作為電商判斷你「忍耐力」的參考,退貨率低於10%的用戶,會收到更多垃圾產品。
內幕3、先付款再收貨,你說爛貨接盤俠
文章提到的內幕三:先款後貨的客戶,收到瑕疵品機率是貨到付款的3倍,這是大部分電商的潛規則。貨到付款的質量問題處理時間是1-2天,先款後貨的處理時間是5-6天,電商巧妙利用消費者嫌麻煩心理,將瑕疵產品更多發給先款後貨客戶,甚至拉長問題處理時間,要不換貨,要不售後。退貨退錢?先讓客服和你「談談心」,你就慢慢等著他們反饋給主管吧。
真相在這裡:售後時間超過6天是大部分人的「耐心極限」,電商將處理時間設定在耐心臨界點,就是為了處理「二手貨」,這些尾貨全部來源於廠商,供應價低,利潤更高用戶的投訴率,退貨率都記錄在識別系統裡,這些數據將作為電商判斷你「忍耐力」的參考,退貨率低於10%的用戶,會收到更多垃圾產品。
內幕4、收貨地址,決定給你發什麼貨
內幕之四是:並不是二三四線城市就一定發假貨。新的電商系統能識別收貨手機與收貨地址所在城市有沒有產品專賣店。如果沒有,買家也沒買過同類產品,系統會「放心」分配高仿貨給你;如果有專賣店,系統會查詢你是否買過同品牌產品。內部消息:使用最新系統售賣高仿貨,退貨率還不到5%。
真相在這裡:不要以為在網上買東西靠運氣,事實上電商有精確的數據系統作支撐,該你買到假貨,你就絕對買不到真貨。
內幕5、奸商面前別談隱私,小心自己出賣自己
作者最後提到的內幕之五:消費者前腳買完東西,後腳就有騙子電話打上門,購買明細都瞭解得一清二楚,這是什麼原因?問題就出在大數據。訂單提交成功後,你的個人數據馬上被自動錄入系統,上傳到電商聯盟平臺共享,所有電商都能查到你資料,這個過程會經很多人的手,開發公司,數據人員,處處是漏洞。
真相在這:不要以為有隱私,你的個人資料,消費傾向早已掌握在所有電商手裡。通過數據系統就能知道你對假貨的反應,能不能識別假貨。就像所有銀行共享的信用卡黑名單,上了黑名單,所有銀行都不同意你的信用卡申請。電商之所有不願意解決信息泄露問題,是因為他不願意放棄收集用戶數據,沒了用戶數據做分析,那共享的數據系統就沒了參考依據,假貨退貨率會遠高於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