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4月9日訊】多數中國人到美國之後,對美國的稅務申報沒有概念,對海外資產需要申報更不清楚,瞭解一下基本知識,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美國的報稅以稅務居民為單位。中國有兩類人適用稅務居民的定義,一類是有綠卡的(包括臨時綠卡),一類是在美國累計住滿183天的中國公民。所謂累計183天,就是你在報稅當年在美國居住滿183天,或者你今年居住沒有滿183天,但你去年、前年有超過183天,或去年和前年加起來超過183天。後者主要包括持學生簽證、旅遊簽證、其它非移民簽證短期入境的中國人。
在美國產生的各項收入都需要報稅。目前對沒有綠卡的中國人來說,收入來源主要是美元投資,如銀行存款利息、購買理財產品、買房出租收入、公司分紅收益等。中國人在美國可以開公司,沒有工卡,只能當股東,如果有工卡還可以開出工資收入。這些收入都是中國人常見和熟悉的報稅項目。但申報海外資產和贈與項目很多人就不瞭解了。
會計師們普遍認為,新移民登陸美國的首要任務就是在第一年把海外資產申報了,因為原有的資產不用交稅。以後在申報海外收入的時候,因為中美兩國之間有避免雙重徵稅協議,在中國繳完稅後,在美國補個稅差就可以了。例如,如果你在中國賣房子,賣房之後的資本利得稅需要繳稅,中國的資本利得稅是20%,美國是前40萬美元的利得稅是15%,超過40萬美元的部分按23.8%的利得稅繳。因此在美國報稅時只需補稅差。
如果第一年沒申報海外資產,來年再報時可能會被當作收入徵稅。會計師李豪說,他有一個客戶在來美國之前把所有資產都放到親戚朋友名下,自己沒有資產。登陸美國後第一年沒有稅,第二年買了房子,第三年就收到國稅局的信,說要繳納罰款。因為客戶第一年沒有申報海外資產,稅表沒有反映海外收入,也沒有任何海外賬戶,自己簽字確認什麼都沒有帶來美國,國稅局認為這位客戶買房用的兩百萬資產應屬於自己在美國的收入,所以要交35%的稅,這樣就等於浪費了第一次免費申報的機會。
另外,不要認為第一年申報海外資產免稅就虛增海外資產,這可能會招來國稅局查帳。 會計師李豪說,有的新移民來的時候有1000萬美元的資產,他知道申報資產不交稅的政策,就另外去借了4000萬元放到銀行賬戶裡,希望把未來的收入算到資產中去。其實這樣被國稅局查賬的概率很高,因為國稅局認為他有5000萬元資產,而不是1000萬元資產,但看銀行利息收入很少,所以知道5000萬元在賬戶裡的時間很短,所以將自己的資產報得非常多,但收入非常少,資產和收入不匹配就會引起國稅局的注意。
還一個是資產贈予。如果財產贈予是真實的,沒有問題。如果是自己的錢,放在親友名下,以後再以贈予的名義轉給自己,也會引起國稅局的懷疑。會計師李豪介紹說,比如有人第一年沒有申報資產,之後每年都用贈予的方式,第二年要買房說媽媽贈予200萬元,第三年說哥哥贈予200萬元,就容易引起國稅局注意,因為在美國很少有人贈錢給對方。一些在中國國內退休的老人,拿中國的退休金,也需要報稅,但因為退休金低,一般不會超過1萬美元,國稅局給每個人的稅務減免額是4050美元,所以不用繳稅,但一定要申報,以免受罰。
如果第一年錯過了海外資產申報還有沒有補救的辦法?會計師李豪說,他可以參加自首計畫,這樣可以把罰金從50%降到5%,但要在國稅局查到前自首,如果查到後就沒有機會自首了。其實稅金不高,但罰款很高,累積起來嚇死人。4月18日是報稅截止日,所剩時間已不多,提醒新移民和常來美國的中國人抓緊時間報稅,避免逾期被國稅局罰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