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犯人在監獄裡鍛練(圖片來源:ANTHONY WALLACE / AFP /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9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憶文綜合報導)8月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官員與上百名德州學術、醫療機構的高管進行了最大規模會晤,FBI展示了一些機密文件,提醒他們警惕知識產權被外國勢力所竊,簡報過程長達3小時。與此同時,美國華人社交網傳出消息,FBI「照著千人名單調查,一個不漏」。「千人計畫」恐成「入獄計畫」。
「前所未有」的會晤
據《休斯頓紀事報》(Houston Chronicle)8月8日報導,FBI與上百名與會者會晤,他們來自休斯頓地區的約20所院校,包括德克薩斯大學和德克薩斯州A&M系統、休斯頓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貝勒醫學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等。
在這次美媒成為「前所未有」的會晤中,FBI提醒德州機構提防知識產權被外國勢力所竊。FBI負責人特納(Perrye K.Turner)說,「考慮到休斯頓醫療和學術機構的重要性,我們要創建平臺來共享信息,以降低風險並防止盜竊。」
FBI特別助理奧格璀(Deron Ogletree)說,「內鬼」最難識別,因為這些人獲得了機構的信任,是美國學術和醫療機構單位的頭號風險。
FBI監管特工林奇(Donald Lichay)表示,FBI向與會者提供了在休斯頓和全美範圍內的一些「機密信息」。林奇解釋,因為休斯頓是「世界級和著名的學術及研究機構的中心」,所以休斯頓將成為該計畫的首選地點。
在長達三小時的簡報後,這奧格璀和林奇接受了《休斯頓紀事報》的採訪。他們沒有提到具體國家。
FBI已多次會見醫療中心高管
德克薩斯醫療中心(TM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麥克恩(William McKeon)表示,在過去一年裡,他已多次與FBI會面。但很多與會者,聽到這些機密信息都很吃驚。TMC有大量的研究項目、材料和醫生,絕對是脆弱的,「這裡幾乎每天都遭到網路攻擊。對於某些國家來說,他們認為改善經濟的最快方法是竊取技術,而不是自己開發。」
他表示,從未見過FBI與學術、醫療機構舉行這樣的會議。FBI官員補充說,他們從來沒有召集過如此大規模的會晤。
FBI意在建立新關係
林奇說,過去FBI在其它城市比在休斯頓更多些,「FBI可能會以一種特定的方式瞄準目標,而不是簡單地執法。」
但他也強調,FBI並不想安插人手進入私人機構,是希望分享信息,並讓這些機構瞭解他們可能成為一些國家竊取知識產權的目標。
林奇和特納均表示,FBI的目標是建立共享信息的新關係。
「千人計畫」恐成「入獄計畫」
據新唐人電視臺報導,與此同時,美國華人社交網傳出消息,休斯頓醫學中心近日來了FBI人員,不知打了什麼招呼,結果幾名「千人計畫」名單中的教授或研究人員被炒。這些人一旦被解雇,將會背上間諜嫌疑,在西方難找同樣工作。
消息稱,FBI「照著千人名單調查,一個不漏」。
「千人計畫」是2008年起大陸多部門聯合發起的招攬人才計畫,目標是一千名海外華裔尖端人才,包括著名大學、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國際知名企業專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掌握核心技術的人才等。被「千人計畫」高薪吸引的華裔超過6千人。
2017年10月,美國華裔科學家聚集的多個網路社交圈轉發消息稱:「朋友今天去聽了關於華裔科學家間諜案講座……FBI說凡是加入‘千人計畫’的華裔自動進入FBI注意範圍……」,因為「你自然要把東西拿到中國的桌子上換取利益」。
在維基百科上,列有2010年千人計畫的詳細名單,包括姓名、曾經擔任的職務等。
多名「千人計畫」成員被捕
8月1日,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主任工程師、入選「千人計畫」的鄭小清被FBI逮捕,他被控涉嫌盜竊公司機密數碼文件、提供給GE的中國競爭對手。
今年2月華裔科學家王春在邁阿密一家聯邦法庭被判刑。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說,2000年到2016年間,王春在在美國商業部下屬的海洋大氣管理局/大西洋海洋和氣象研究所(NOAA/AOML)工作,同時期卻還有意從「長江學者計畫」裡獲得另一份工資,參與「千人計畫」和「973計畫」,這違反了美國法律。
2017年9月,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系統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以恆被FBI逮捕,他被控多項欺詐聯邦政府罪。張以恆入選第十二批「千人計畫」,剛辭去美國的工作,準備10月份回國。他的科研項目涉及美國能源部、美陸軍科研辦公室、空軍科研辦公室等重要機構。
「千人計畫」名單上的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多次申請赴美簽證遭拒。饒毅曾在美國學習工作22年,將科研成果和獲取的美國科技情報帶回大陸,並高調放棄美國國籍。他的女兒是美國公民。
旗艦人才計畫的意圖
彭博社報導,今年6月,在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美國國防及情報官員表示,北京吸引海外人才,目的是將美國的技術、知識產權和知識轉移至大陸。
根據聽證會的評估數據,當前「千人計畫」招收的新人為2,629名,其中44%是醫學、生命或健康科學方面專家,22%為應用工業技術人才,8%為計算機科學人才,6%為航空/航天和天文學人才,還有一些部分是美國的經濟學、金融學和數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