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一下小龍蝦背後的經濟學。(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7月26日訊】據說現在年輕人財務自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叫地鐵自由,上班下班隨便坐;第二重自由叫做打車自由,說走就走隨便打;第三重境界叫做車厘子自由和小龍蝦自由,達到這一重境界不太容易,主要原因是太貴,一斤將近一百塊,而且怎麼吃似乎都吃不飽。所以今天來分享一下小龍蝦背後的經濟學。
在經濟上,一個東西貴,大多數原因是需求太旺,而供給相對不足。小龍蝦這些年一直都很火,我們看到最新數據2017年小龍蝦的產量突破了110萬噸,增長速度達到了30%還多!大家知道現在經濟增速是6%左右,一個生意有30%的增速,你在當下的中國掰著手指頭數,也沒幾個。當一個東西的供給以30%的速度增長,都壓不住價格,那麼可想而知,它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
那麼,小龍蝦為什麼會這麼火爆呢?
先來想像一下吃蝦的場景:你會把它剝成三個部分,鉗子、蝦頭和尾巴。當我們把這些表象給解構掉之後,從生意視角來看,小龍蝦的內核和本質,它也是三個東西:蛋白質+調味品+社交屬性。
首先來說蛋白質。大家知道蛋白質是有機體和生命的最基本構成要素。人體重量的18%是蛋白質構成,人體的生存、發育和生長,需要不斷的攝入蛋白質。
如果你去看一下全球各地人們的食譜,海外他們主要吃的是牛肉和雞肉,咱們這主要是豬肉,還有現在消費升級說的生鮮、魚,今天談的小龍蝦,這些東西的本質,都是蛋白質,並且是優質蛋白。過去沒有經濟條件,大家攝入蛋白質主要靠植物蛋白,豆製品之類,今天大家開始不斷攝入更高級的蛋白,魚和蝦是典型。
所以,從這個角度,人類的生命進步史,就是一步攝入蛋白質不斷升級的歷史。所有為人類提供蛋白質攝入的,無一不是好生意,並且都是超大的大生意。
接著來說調味品。調味品的本質是個什麼東西?調味品的起源和本質是為了掩蓋食材的不新鮮。你去看一個有趣的規律,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它的食材越細、但調味品卻越粗。
日本特別典型,它那個味道比我們差遠了,但是它的食材很好(貴)。中國吃生蠔時候,服務員問你:這位先生,蒜蓉/豆豉瞭解一下?
可是你知道法國人吃生蠔可不加這些有的沒的,因為足夠新鮮。
但假若是在一個經濟的發展中階段,在消費普及作為主要矛盾,在解決不平衡不充分作為主要邏輯的當下,調味品雖然不是一個最佳選擇,但是它給大多數普通人,提供了一個極具性價比的折中方案:我現在可能暫時沒條件頓頓吃生鮮,但是我可以用很好的調味品,就吃點普通的雞肉鴨肉,也能吃的有滋有味,這也是創造很大社會價值的。
所以你去看,賣醬油的,可以做到三千億市值;賣醋可以賣到幾百億市值。這就是因為調味品,確實滿足了人們很大的一塊兒需求。
最後一個,社交屬性。社交的意義,從心理學的角度是因為遠古人們捕獵是靠協作的,你不合群,就沒吃的。那些不合群的基因在遠古就挂掉了沒遺傳下來,而社交和合群的基因,延續到了今天。
比如,朋友在看的電影,朋友在看的新聞,朋友在玩的遊戲,它帶來的強社交捆綁,會帶來非常高的轉移成本,也就是俗話說的,黏性特別強,重複購買率特別高。所以你去看,所有帶有社交屬性的東西,幾乎統統都是大生意。
我們再來總結一下,小龍蝦你把它解構之後,它的內核本質就是三個東西:蛋白質+調味品+社交。蛋白質不用多說,魚和蝦本來就是高質量優質蛋白;調味也很簡單,重麻重辣強刺激上癮;社交屬性,滿手都是油玩不了手機強制沉浸性社交。
三個核心要素,你單拎出來一個都是千億級別的大生意,不用說你把三個組合在一起,想不爆發都很難。
這對個人有什麼啟發?第一,商業和創新的本質就是排列組合,你把要素進行解構,重新排列組合,就有可能出來新東西;第二,你所投資和從事的行業,一定要構建在穩定的需求之上:
小龍蝦不是今天網際網路火起來的,年輕人可以問問父母,上世紀八十代中國經濟剛開始市場化,那時候就已經流行小龍蝦了,一晃三十年還在,因為背後三個核心需求一直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