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在學校裡成績一向走在印度人前方的華人,出了社會、進了職場後,卻被他們按在地上碾壓?對於這個問題,一位華人分享了他的看法。圖為印度人。(圖片來源:SAM PANTHAKY/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9月19日訊】明明在學校裡成績一向走在印度人前方的華人,出了社會、進了職場後,卻被他們按在地上碾壓?特別是在西岸的溫哥華。對於這個問題,一位華人在海外微信公眾號《溫房網》上分享了他的看法。
很多大陸留學生在畢業走入工作後,所面臨到的第一個現實就是,拿到加拿大的身份真的挺難的。對於一個留學四年完成本科學業,並辛辛苦苦全職工作一年的年輕人來說,想通過「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在殘酷的「綜合評分系統」(Comprehensive Ranking System)中殺出一條血路,是幾乎不可能的。
為何這麼難?是誰在與大陸留學生競爭?
前陣子,加拿大移民部公布的一份,「快速通道2018全年報告」,隱晦地解答了這幾個問題。2018年,「快速通道」移民系統,引進的移民數量高達了9.2萬人。幾乎為前兩年的總和。
這樣「逐年遞增」的資料圖表,似乎是在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就是加拿大移民門檻在放寬。然而,接下來更準確的資料,將會把大家拉回現實:加拿大僅在對印度人大開國門。
在移民部發出的這9.2萬份移民邀請中,有41675份都給印度人,佔總數的46%。華人雖然排在第二位,卻只有6248人,只佔總數的6.8%。就算把排在第二、三、四跟五位的人數加起來,也不到印度人總數之一半。
真相:印度人最強項的行業
據說印度人的英語好,且雅思考得比中國人高,隨隨便便考個8,難道就是真相嗎?顯然這不是全部的真相。
對於大陸留學生來說,他們沒有海外工作經驗,僅在加拿大擁有1年工作經驗後,才有資格進入「快速通道」。
而通過「快速通道」拿到身份的印度人中,卻有60%在加拿大沒有滿一年工作經驗。之所以他們有很高的綜合評分,之所以可以吊打大陸留學生,是因為他們中有79%的人,是擁有至少1年的海外工作經驗。
更可怕的是,在人數比最高(39%)的人群,是擁有5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經驗。其中,軟體工程師、程式師、資訊系統分析師、媒體交互開發等IT從業人員,為移民引進最多的職業。
印度人在加拿大某些程度上混得比華人更好
在加拿大,特別是西岸的溫哥華,經常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加拿大計程車、郵政系統、大型貨車行業、機場地勤,在幾個大型都會區中,基本上被印度人壟斷,連建築公司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印度人經營。
大型企業或者政府機關裡也能見到大批印度人,且相對於華人,白人主管更願意給印度人升遷的機會。
各大政黨都可以見到不少的印度裔候選人和高層,印度裔甚至還能夠做到國防部長和聯邦新民主黨領。
印度人的英語遠比華人熟練
明明在學校裡成績一向走在印度人前方的華人,出了社會、進了職場後,卻被他們按在地上碾壓?每人都可以列出很多理由,但幾乎人人都同意的是,印度人的英語遠比華人熟練。
大陸留學生(圖片來源 : youtube視頻截圖)
記得剛來加拿大時,大陸同學常常很納悶,為什麼我們說話清清楚楚的,加拿大同學卻一頭霧水;印度同學說起話來含混不清,加拿大同學聽起來卻不費力。
其實道理很簡單:印度人的口音雖重,但是語法正確,用詞恰當,表達意思清楚完整,其英語水準甩了華人十條街都不止。所以加拿大同學能無障礙地與他們溝通,是毫不奇怪的。
跟印度人接觸較多、自己的英語也略有進步後,對他們優越的英語水準有更多體會。比如他們的辭彙豐富,常會使用一些很生動、很貼切的詞,這使他們說起話來有一種華人無法企及的韻味。
當然印度英語也有特點。他們偶爾有一些奇怪的說法,還造出幾個英文裡原本沒有的詞,比如用「prepone」(提前)作為「postpone」(推遲)的反義詞。但是除了這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外,他們的英語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表達起意見來綽綽有餘,經常還能夠口若懸河,語驚四座。
相比之下,我們華人的英語問題就多了,可說是百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些人認為,華人辭彙可能貧乏一點,但語法是過硬的,因為都有十多年紮紮實實的語法訓練。
可是我們十多年的語法學習效果其實並不好。或許教學方法不夠先進,或許練習太少,理論不能跟實際結合。雖然語法規則都學過,但是否完全理解,是否都還記得,是否爛熟於胸,是否能順手拈來,就很難說了。
因為英文不夠好,我們華人對加拿大文化也不如印度人熟悉。有次去吃午飯,因為沒找到熟人,餐廳又擠,便跟幾個不認識的印度女生坐在了一桌。這幾位印度女生活潑健談,思維發散,從家裡打掃衛生的煩惱,扯到Marie Kondo(日本的近籐麻理惠)的人生激動的整理的魔法(The Life-Changing Magic of Tidying Up)。
我當時就在想,我們華人是不會有這種談話的。我們的話題永遠都是房價和爬籐,如果形而上一點,也就是《小歡喜》、《甄嬛傳》。
語言能力差和隨之而來的對主流文化的不熟悉,肯定會影響在職場的發展,其中的原因顯而易見。但為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不能得到解決,值得思考。
剛來加拿大時英文不如印度人是情有可原,畢竟人家在英語環境裡生活多年。可是已經在加拿大居住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後,不能還繼續用這個藉口來擋駕了。
我們常說,華人不如印度人成功,原因之一為缺乏領導才能。至於為什麼缺乏領導才能,經常提起的理由是大陸留學生的選拔機制決定了這些人都是書獃與學霸。
那既然都是會唸書的人,學英語應該是小菜一碟;但實際情況是,雖不乏成功的例子,整體而言華人們的語言水準沒有隨著在加拿大年頭的增長而有所突破。
也許是大陸留學生們雖然會唸書,成績好,卻沒有強烈的求知慾。事實上有一種可能,就是小時候馴服地接受的那些填鴨式教育,反而壞了我們的求知慾。
學習語言本身就是挑戰自己的智力活動,更重要的是,生活在講英語的國家,這裡的新聞、娛樂和教育資訊都使用英文,一個有求知慾的人一定想瞭解一下它們是怎麼回事。
但是如果我們生活到處是英語的地方,卻不能從環境中吸取營養的話,十年後的英語還是和今天一模一樣,那麼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大概都不夠強。若是這樣的話,輸給印度人是否也不能怪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