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世民認為雖然被評為最自由經濟體,但香港的沉淪,要多等一、兩年才會漸漸在指數評分中浮現。圖為迷霧中的維多利亞港。(攝影:龐大衛/看中國)
加拿大的費莎經濟研究院,在今年度的自由經濟指數排名,又再將香港列在榜首。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疑問:「今時今日的香港,憑甚麼仍然是世界最自由經濟體?」
其實在北美,有兩個智庫,分別編製世界自由經濟指數,一個是加拿大的費莎經濟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另一個是美國的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 。
兩個自由經濟指數,不論是編製方法和標準,都是大同小異。香港則長期在兩個排名都是位居榜首。直到2019年抗爭運動之後,傳統基金會將香港從排名中剔除;理由是既然北京已經單方面將一國兩制摧毀,外界亦無謂再為這個自欺欺人的謊言背書。
據我所知,加拿大費莎經濟研究所,其實也經過幾翻爭扎,最終才決定繼續對香港評分。他們相信,要忠於設立這個指數時的初衷,那怕是要見證香港的沒落,也要將過程紀錄下來。
究竟設立這個指數的初衷是甚麼?話說,在上世紀九零年代,冷戰結束,蘇聯亦已經解體,自由民主彷彿是世界的終局;也就是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的「歷史的終結」。當時世界上唯一未完全擁抱自由民主制度的大國,就只剩下中國。記得佛利民曾經講過,假果中國變得越來越似香港,世界將會更美好。當時國際社會相信,極權國家有了經濟自由,隨之而來就是政治體系的改變;尤其是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民主自由在中國大陸落地生根,只不過是遲早的問題。
回顧過去廿多年來的發展,究竟是中國變得更開放,更似香港,還是香港漸漸變得更似中國大陸?假如從自由經濟指數觀察,香港的得分於2010/2011年到達峰值,往後的日子則有如江河日下;尤其是2019年後,香港在自由指數的得分,落幅尤其明顯。
全世界整體來講,在過去廿多年來,各國都是朝向自由民主的方向發展。唯一的例外,應該是香港。雖然香港仍然位於指數的榜首,但魔鬼在細節中;仔細去分析就會發現,香港的體制在幾大範疇面臨嚴重危機。
首先是司法制度。香港今年在「司法獨立」(Judicial Independence)的得分,是自有這個指數以來最低。另一個跌幅極為明顯的評分範疇,就是「武裝部隊介入政治及司法」(Military Interference in the Rule of Law and Politics);由幾年前的滿分(10 分),跌至2020年的6.67,水平與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相約。
香港在「資本與人口流動的控制」(Control of the movement of Capital and People),過去近乎完美的評分,但跌至最新的5.93 。這方面的評分大跌,原因就是疫情之下的種種限制。
在資本市場的評分,其中一項量度私營部門(Private Sector)佔比的標準,香港也錄得明顯下跌;由過去完美的得分(10分),跌至最新的6.4 。跟以上一項的情況類似,主要原因是疫情下,就連香港也出現國進民退。
但最教人感到最憂心和痛心的一項評分是「公共行政的公正」(Impartial Public Administration),幾乎是自1995年創立指數以來,香港在這方面的評分就不斷下降。由 1990年代的9.13,到2010年開始就出現明顯的下降。最新數字只有5 。新加坡在這方面的評分,遠遠拋離香港;人家的峰值是9.53 ,最差也不過8.73 。
可能有朋友會問:「你形容的香港如此不濟,為何在這個指數仍然名列前茅?」更深一個層次的問題就是:「自由可以這樣量度嗎?」
自由經濟指數,幾乎是為香港度身訂造。換句話說,當香港連這個度身訂造的指標都拿不到第一,問題便非常之嚴重。事實上,去年香港便失去了第一這個位置,但由於新加坡在 2020年度非常開支暴增,才影響了若干範疇的評分。再者,最新公布的排名,所用的是2020年的數字;香港目前的沉淪,要多等一、兩年才會漸漸在指數評分中浮現。
世界有眾多指數和排名,為何香港政府特別著緊這個自由經濟指數?正如剛才所講,這個指數由1995年起創立,當時正值主權移交的過渡期;這個自由經濟指數,幾乎就是等於由外國的兩大獨立智庫,肯定一國兩制的成功。
兩年前,傳統基金會將香港從指數剔出,指數幾乎失去了存在意義。費莎經濟研究院雖然繼續為香港評分,但已經沒有人關心香港是否繼續是第一名。畢竟,事實擺在眼前,香港的處境是甚麼,大家心中有數。
曾幾何時,我們誤以為,只要經濟有發展,政治改革會隨之而來。誰知道,1990年代之後,經濟發展變成了維繫一黨專政的本錢,甚至近年中共將專制極權的主張,出口轉內銷。一直到近幾年,大家才忽然驚覺到,廿幾年來以為是理所當然的自由民主價值,正受到前所未見的威脅。
利世民
追蹤作者: https://www.linktr.ee/un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