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所撰《備急千金要方》,是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孫思邈是唐朝醫學家,人們尊稱他為「藥王」。至今遍布各地的民間信仰「保生大帝」,信奉的醫神之一即是孫思邈。
孫思邈所撰《備急千金要方》,是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關於孫思邈的故事很多,最為傳奇的,是孫思邈的壽命,據說他是壽終正寢的自然死亡,第二個傳奇,便是遍尋天下良方,最終撰寫成《備急千金要方》。
醫經之寶
《備急千金要方》撰述於西元652元,共計三十卷,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故以「千金」命名。
《千金要方》的內容極為豐富,收方5300首,並首創「複方」。《傷寒論》的體例是一病一方,而《千金要方》則為一病多方。有時兩三個經方合成一個「複方」,以增強療效。
《千金要方》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倫理學的基礎。另一本《千金翼方》,收錄了唐代以前本草書中所未列的藥物,補充了很多方劑和治療方法。這兩部書合稱為《千金方》,後人稱讚其為「醫經之寶」。
孫思邈的傳奇故事
孫思邈自幼聰慧,有「聖童」之稱。到了20歲,已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學問非常淵博。
隋唐兩代帝王屢次請他做官,他都沒有接受,而是立志行醫。
小時候,孫思邈體弱多病,經醫生診治,耗盡家產,卻不見療效。他看到許多百姓也因為患病而窮困或是悲慘死去,使他感受到:人的生命最重要,比千金還珍貴;一個藥方能救人,功德超越千金。
孫思邈從18歲開始學醫,直到白髮蒼蒼。他的醫學造詣很深,宋代林億稱頌道:「唐世孫思邈出,誠一代之良醫也。」
有一次,孫思邈在路上看到幾個人抬著棺材在前面走,從棺材裡滴出幾點鮮血,後邊跟著一個老婆婆,傷心得大哭。孫思邈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老婆婆難產剛死的獨生女兒。在孫思邈的要求下,開棺一看,產婦臉色蠟黃,一絲血色也沒有,但一摸,脈搏還在微微地跳動。
孫思邈選定穴位,只扎了一針,不一會兒,產婦便甦醒過來,胎兒也順利產下。眼看母子得救,大家都十分感激,直稱孫思邈的醫術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