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谷與天長觀的一位「知觀」侯生一起到街市上吃飯。(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金章宗明昌年間(1190年-1196年),朝廷詔征高道,讓他們進京(今北京),隸屬於天長觀。楊谷也奉詔入京,但沒呆多長時間就回山了。就在楊谷將要離開時,他與天長觀的一位「知觀」(主持道觀事務的道士)侯生一起到街市上吃飯。
席間,楊谷在飯桌上寫下幾個「火」字,又囑咐侯生說:「昨天路過沃州(指金國沃州,大約在今河北趙縣一帶),聽說你的母親病了,你趕緊回去看一下。」侯生一聽,就請假回去了。等候生趕回沃州,看到母親根本就沒有病,於是罵道:「他竟騙我!」等到侯生啟程回京後,才知道天長觀已被大火燒燬了。這時侯生才悟到:原來,楊谷有神通早就預知天長觀會被焚燬,是楊谷在救自己,才寫下幾個「火」字點化,但看見自己不悟才不得不騙自己離開。
楊谷有一次與客人一起游嵩山白龜泉,看到一隻石蟹爬了出來,客人就問他:「螃蟹橫行,這難道是它的天性嗎?」楊谷說:「這東西固然橫行,但它也恨自己遇不到正人啊!」隨後用手一指,螃蟹立刻轉變步伐,不再橫行,而是向前爬行。
楊谷晚年喜愛中方這地方(今湖南懷化中方縣),於是通過占卜,選了一處地方建了道庵居住。但當地原來沒有泉水,平時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取水。楊谷環顧四周,說道:「此處青山如此秀麗,不應該沒有泉水。」於是齋戒沐浴後虔心祝禱神明,經占卜得到吉兆。
當時正值十月,楊谷的道庵旁卻葵花茂盛。楊谷悟到:「從字面上講,『草癸』為『葵』,這是有水的徵兆啊!」(在天乾中,癸,音軌,五行屬水。)於是楊谷和眾道士一起尋找,看到東南角草木之間的土壤隱隱有些濕潤,向下挖掘,果然有泉水,可供數十人飲用。只是此處東邊隔著一條絕壁深澗,南邊隔著群峰,石壁陡峭有幾百步,人很難逾越。
楊谷就與弟子呂澤等人沿著石壁做了棧道,為眾人往來方便。但人們擔心棧木容易腐朽,棧道窄小也會有墜落的危險,於是就直接鑿壁取石,鑿竅嵌石樑,又用石頭砌成泉池,從此在中方取水就很方便了。後來此泉被人稱為「楊公泉」。
金朝翰林學士趙秉文,自稱「閒閒」老人,他曾經寫文章記載楊谷。趙秉文在文中說:「我的朋友潘若淨,字清容,是一位有道之士。曾經跟隨楊谷四處遊歷,並為楊谷的才德所嘆服,說:『楊洞微,當求之古人中耳!』」
後來,趙秉文路過華州,以詩文緬懷楊谷說:「前年曾就雲臺宿,知有先生在華山。今日白雲峰頂起,卻疑騎鶴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