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呼籲外資增加對中國投資。(圖片來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強2月28日會見美商代表團,呼籲外資增加對中國投資。不過諸多跡象表明,外資的信心嚴重不足,特別是最新修訂《保守國家秘密法》呼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國安主張,外企風險大增。
李強招攬外資 稱不要「脫鉤斷鏈」、「小院高牆」
中國總理李強2月28日在北京會見美國商會會長蘇珊·克拉克(Suzanne Clark)率領的商會代表團時表示,中美經濟高度互補,雙方應做夥伴而不是對手。搞各種形式的「脫鉤斷鏈」「小院高牆」不符合雙方根本利益,只會對兩國企業、經濟乃至全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
李強在會談中重複了他在國際場合反覆講述的一個觀點,認為中美兩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經濟高度互補,利益深度融合,加強經貿合作對雙方是互利共贏。
李強承諾,「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將持續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李強還表示歡迎美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深耕中國市場,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在2月23日,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李強表示,外商投資是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把穩外資作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鞏固外資在華髮展信心,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最近幾年,中美關係急劇惡化,雙方關係一直處於相當緊張的狀態。直到去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雅圖中美峰會上,就穩定兩國關係保持溝通渠道暢通達成共識,雙方關係才有所穩定。
中美雙方爭執的主要問題包括臺灣安全、南中國海的主權糾紛和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政策等。
自去年中國進入疫後經濟復甦階段以來,中國經濟遭遇了四十年以來從未有過的全面低迷。出口、投資和消費這三大經濟驅動力幾乎同時熄火,導致失業飆升、工廠大批倒閉、房地產泡沫破裂、債務危機蔓延和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撤離。
去年11月,美國資產管理巨頭先鋒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和以民調為基礎的績效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紛紛宣布將關閉在中國的業務,撤離中國。
在此之前,聚焦科技諮詢的弗雷斯特市場諮詢(Forrester)已經裁撤掉絕大部分當地的分析人員,而美國格理集團(Gerson Lehrman Group)本來計畫今年擴大在中國的運營,但是也改變主意開始裁員。
即便是在對中國依賴程度較高的製造業領域,比如像蘋果公司這樣在中國深耕幾十年的領軍型企業,也正在將其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
外資對中國投資跌至30年新低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2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國際收支中的直接投資負債增加330億美元。該數據記錄的是與在中國的外國企業的貨幣流量,與2022年相比下降了82%,是199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數據顯示了新冠疫情封鎖和去年復甦乏力的影響。自1998年以來,2023年第三季度的投資額首次出現下降。
外國企業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創下了自1993年以來的最低增幅,這凸顯了北京當局在尋求更多海外資金來幫助中國經濟發展時所面臨的挑戰。
經濟學家稱,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衡量的是淨流量,可以反映外資企業利潤的變化趨勢以及在華業務規模的變化。
並且,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在中國外資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下降了6.7%。
中國商務部早些時候的數據顯示,去年新進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下降到三年來的最低水平。經濟學家們說,中國商務部的數據不包括現有外資企業的再投資收益,波動性小於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
外商直接投資簡稱外資,是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本地(本文指的是在中國)所作的經濟投資。
以上數據顯示,北京當局在解除新冠疫情「清零」政策後,為吸引外資所做的努力還不夠,如果北京當局要成功實現其目標,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中國經濟的持續疲軟,凸顯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其它國家利率走高導致外資將資金撤出中國的情況。
由於發達經濟體應對通貨膨脹一直在提高利率,而北京當局一直在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因此外資有更大的動力將現金留在海外而不是中國。
美國管理諮詢公司RSM US的管理諮詢負責人和高級分析師馬特·多拉德(Matt Dollard)去年年底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確實讓對華投資變得有些不妙,我們在很多外國直接投資數據中都看到了這一點,尤其是在2023年,它確實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多拉德指出,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成為壓倒性因素,讓西方企業決定撤離中國,而且會有更多的企業考慮離開中國。
習近平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主張令外企擔憂
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保守國家秘密法》修訂。也提及習近平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主張,讓外界更憂慮北京當局對資訊的牢牢控制。
《保守國家秘密法》於1988年出臺,這次是自2010年以來首度修訂,將從今年5月1日起施行。修訂內容涵蓋過去不屬於該法規範的「敏感資訊」範圍,顯示北京當局對國安概念更為重視。
《華爾街日報》引述喬治城大學亞洲法律中心執行主任凱洛格(Thomas Kellogg)觀點。他指出,中國近年已通過、修訂超過20部國安法律;如今新修《保守國家秘密法》,是北京當局強化國安的最新一次法律舉措,「大概不會是最後一次」。
凱洛格表示:「擁有任何非公開資訊的風險變得更大;近年來,中國官員更不懼於針對外國企業或騷擾記者,這次修訂的法律又給了他們新的工具。」
隨著北京當局加大對資訊的管控力道,可能對外企在中國的經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北京當局近年收緊對外企的控制,讓外資感到不安。去年7月起,中國實施新版《反間諜法》。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警告,該法會使在中國的外企面臨中國監管部門的更嚴格審查,加上《反間諜法》擴大定義範圍,外企所掌握的資訊,或被北京視為危及國安的情報,隨即可能招來「監管」打擊。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