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4年3月13日訊】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3月12日結束對菲律賓為期兩天的訪問。訪問期間,她率領的美國代表團宣布要助菲律賓半導體廠增加一倍、對菲進行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
觀察人士分析,這顯示馬尼拉的地位對華盛頓愈顯重要,此舉也有助於降低菲律賓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讓我們把它翻倍吧!」雷蒙多週二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一場商業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希望協助目前擁有13座半導體組裝、測試和封裝廠的菲律賓,大幅擴充其半導體投資。
雷蒙多說,美國公司已經意識到其「晶元供應鏈太集中在世界少數國家」,就算不談論地緣政治,只看集中程度,「俗話說不應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那為什麼我們允許自己只從一或兩個國家中購買許多晶元?這就是我們需要多元化的原因。」
雷蒙多這次帶領的美國代表團成員包含谷歌、微軟等22家美國公司的主管。這是美國首次向菲律賓派出類似的代表團。
不僅承諾加強菲律賓的半導體建設,美國代表團本週一還宣布將在菲律賓進行超過10億美元的投資。據美國商務部12日發布的公告,美國貿易和投資代表團與菲律賓官員討論了包含能源、基礎設施及資訊和通訊技術等「三項關鍵經濟領域的共同利益」。
對此,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財經專欄作家普農巴陽(JC Punongbayan)分析,雖然半導體產品在菲律賓貿易中已佔有一席之地,讓其成為全球電子產業鏈的重鎮之一,但當地產業聚焦封裝測試製程,還不具製造智慧型手機或電腦晶元的能力,因此美國企業的舉措未來能否幫助菲律賓擴大發展半導體前端製程,將是接下來的觀察重點。
美國對菲「送大禮包」 支持資訊、能源領域發展
普農巴陽告訴美國之音:「雖然這項由美國政府來推動當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令人感到鼓舞,不過,即使半導體在菲律賓貿易統計中佔據了顯著的位置,這些附加價值並不高, 基本上我們是進口很多零件,然後組裝和包裝後出口。因此,希望美國政府和私人部門合作夥伴的這些投資,將使菲律賓能夠在未來出口更高附加價值的商品。」
對於美國20多家企業將砸重金投資菲律賓,普農巴陽認為,在目前菲律賓仍在致力修改法規,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之際,美國公司發放的這項「大禮包」,確實能對菲律賓這樣資金匱乏的國家,給予強勁的支持力道,使外資金額相比往年成長數倍。
此外,普農巴陽還認為,由於美國企業承諾投資的領域將包含數位及能源產業,也與馬尼拉政府的整體發展計畫相吻合,有助於菲律賓的產業升級與轉型。
普農巴陽說:「我們在吸引外資方面遇到困境。事實上,從2020年到2023年,(菲律賓)的外國直接投資每年下降超過6%。因此,我們確實需要這些投資來促進經濟發展。此外,美國承諾的10億美元投資,是近年來(菲律賓)實際外國直接投資的數倍,這實際上幾乎是2023年來自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的九倍。因此,這些對菲律賓的發展非常關鍵。」
加強安全之餘也提升經濟關係
菲律賓大學政治學教授卡夫特(Herman Kraft)則分析指出,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在去年訪問華府時已強調,除了軍事同盟之外,菲律賓和美國之間在許多關係上都需要加強,其中的關鍵部分便是經貿合作,因此美國目前的行為明確表明,馬尼拉的地位對華盛頓愈顯重要。
卡夫特告訴美國之音:「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美國對小馬科斯總統的表示所做的反應可以說是合乎邏輯。首先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顯然菲律賓對於美國政策制定者來說愈來愈重要,讓他們選擇支持小馬科斯的經濟議程。此外,這也顯示拜登政府、或是說美國政府實際上非常重視小馬科斯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採取的作法,特別是在加強菲美關係上。」
菲律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所」(Stratbase ADR Institute)院長曼希特(Dindo Manhit)則說,菲律賓多年來經濟成長主要透過強勁的消費力道推動,而這些來自美國企業承諾的投資將加速當地的經濟成長,讓公營及私營部門受惠,並對菲律賓的製造業供應鏈、業務流程外包等領域有所助益。
曼希特強調,這些投資除了帶來實質的幫助,還能讓馬尼拉充分理解,與華盛頓加強同盟關係不僅能獲得防衛協助,還包括經濟保障。
曼希特告訴美國之音:「因為我們都擁有包含民主等共同價值觀、也重視為民眾提供就業機會。以菲律賓為例,想像我們能藉此創造就業機會、為菲律賓人提供更好的收入,屆時我們將看到與美國的牢固夥伴關係不僅限於國家安全,還包括經濟安全。」
雷蒙多在一場訪問中談到美菲關係時,也重申了美菲聯盟的重要性,並稱其「堅若磐石」。
美國助拳降菲對中依賴
美國對菲律賓的經濟支持受到各界關注,因為後者目前正因南中國海主權爭議,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
菲律賓外交部長馬納羅(Enrique Manalo)3月4日曾表示,菲律賓正面臨來自中國嚴重的「經濟脅迫」。他說,菲律賓相當依賴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因此希望擴大與其他國家的經貿連結,像是當局就期盼盡速展開與歐盟正式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
對此,菲律賓財經專家普農巴陽認為,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衝突事件確實讓馬尼拉「陷入尷尬境地」,因為兩國爭議衝突不斷同時,菲律賓卻持續進口來自中國的大量商品,讓其目前成為菲律賓最大逆差來源國,顯示菲律賓與美國一樣,經濟上很難做到與中國脫鉤,因此美國的重磅投資來得正是時候,可望在未來減緩菲律賓對中國的貿易依賴。
普農巴陽說:「如果我們從中國大量進口商品,同時我們也間接在提振中國經濟,而有一部分收入將交給中國政府,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菲律賓是在間接資助中國入侵西菲律賓海(南中國海)。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固然是好事,但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但是我認為有必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而美國對菲律賓大舉投資 就對此有所幫助。」
投靠美國衝擊菲律賓經濟? 觀察人士:中國不實論述
不過,中菲交惡讓北京對菲律賓的經濟成長悲觀以待。
中國官媒央視在去年底刊登一篇引述菲律賓學者赫爾曼·勞雷爾(Herman Tiu Laurel)的報導指稱,由於中國是菲律賓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且「很明顯,全球經濟從兩年半的大蕭條中復甦的引擎是中國」,菲律賓外交政策若與中國未保持友好關係,轉而投靠美國,可能衝擊經濟領域,「一個菲律賓政府的錯誤預判就可能導致今天菲律賓普通民眾面臨困難的局面」。
但「戰略與國際研究所」院長曼希特並不認同上述說法。曼希特說,就數據來看,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菲律賓的經濟並不怎麼依賴中國,此外根據「戰略與國際研究所」一份民調結果顯示,菲律賓人最想與美國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其次是日本,中國則是排名墊底。
曼希特進一步說,這顯示中國並不像北京所言對菲律賓有多麼強大的經濟影響力,也顯示菲律賓人一致願意與擁有共同民主價值、或具有人權與法治價值觀的國家擴大經濟合作, 因此中國這種操弄訊息的大外宣手法,恐怕很難讓菲律賓的商業人士信服,反倒是聚焦美國未來數億美元的投資對當地市場的幫助。
曼希特說:「就(菲律賓)外國投資而言,美國持續位居第二,僅次於日本。 在菲律賓設立百年及以上的公司也都是美國公司。因此,我們透過這次訪問看到的是多年來這種牢固關係的擴展,也反駁了中國的論述。因為我們並沒有與中國經濟綁在一起,我們的經濟是由消費、服務業所驅動的。現在來自美國公司的額外投資,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項正面消息,特別是如果真的有10億美元的投資,那會為菲律賓民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