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太過感情用事,很難成就大事。(圖片來源: 手繪插畫 Winnie Wang/看中國)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出自《增廣賢文》,「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則來自民間高手擴充的編寫,現已成為一套完整的俗語。既然它流傳下來必有一定道理,那這句俗語又是甚麼意思呢?
慈不掌兵
慈不掌兵,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說,一個人過於仁慈,是不適合帶兵打仗的。
千百年來,「慈不掌兵」一直是一句流傳甚廣的統兵古訓,用春秋末期著名軍事家孫子的話來說,就是:「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掌兵不是說不能有仁愛之心,而是說不宜仁愛過度。如果當嚴不嚴、心慈手軟、姑息遷就、失之於寬,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那就不宜領兵打仗了。
戰場上的戰機本就瞬息萬變,一旦因心慈手軟停滯下來,那就相當於貽誤戰機、放虎歸山,甚至前功盡棄。
「慈不掌兵」是一句流傳甚廣的統兵古訓。(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情不立事
「情不立事」顧名思義,就是說,一個人太過重情重義,或太過感情用事,不懂得情緒管理及控制,是很難成就大事的。
這裡有必要提一個心理學名詞「情緒管理」,情緒管理,是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並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現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又都將「情商及自我情緒管理」視為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充分說明瞭情緒管理在職場等各領域的重要性。
也就是,一個不懂得情緒控制和管理自我情緒的人,或過於感情用事的人,是難堪大任,難以勝任領導崗位的,如此自然就難成大事。
拿破崙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可見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惠特曼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面對太陽,陰影將落在你的身後」,意即應將所有不好的情緒都控制住。
義不理財
比方說有位大哥,為人耿直豪爽,十分講義氣,對人也熱情週到,親朋好友去他家,好酒好肉相待,朋友遇到困難,也慷慨解囊。但一旦到他自己開餐館做生意時,卻賠得一塌糊塗,這是為甚麼呢?
因為他太講義氣了,親戚朋友們到他店裡用餐,他要麼不收費,要麼狂打折,如此連餐飲成本費都收不回來,還談甚麼賺錢,談理財呢?一個人太過講哥們義氣,是不適合做財務管理的。
善不為官
官場難免危機四伏、凶險萬分、波雲詭譎,如果一個人情商智商不夠,再加上為人太過善良老實,不會靈活自如應對一些問題,那麼大多數事業也可能走不遠。
有人說,領導學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為甚麼有的人在官場如魚得水、青雲直上,而有的人卻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步步維艱呢?太過善良以至於懦弱、優柔寡斷的人不適合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