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電沒網,夜裡怎麼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網路和電視改變了人類的夜晚,熬夜也成為了現代人的常態。那麼古人沒有電視,也沒有手機,那他們是怎樣度過漫漫長夜。
三更燈火五更雞
對於熬夜,其實古人並不陌生,比如西漢時期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還寫下過「三更燈火五更雞」這是男兒讀書時的勸學名句。
雖然都是熬夜,但從這句典故可以看出古人推崇的熬夜都是教人奮發圖強,不像咱們,現在只知道刷劇玩遊戲。
古人對熬夜非常抗拒
其實古人對熬夜非常抗拒,因為從上古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們的意識裡,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是符合天地自然的規律。就連莊子都認為這樣的生活可以「逍遙於天地而心意自得。」
而且古代的生產力很低,老百姓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勞作,吃飯基本上也是一天兩頓過午不食,天黑以後就得早早入睡。
即使生活在大唐不夜城的長安貴族,也經常會遇到宵禁。所以,如果真的穿越到過去,你就得做好忍受長夜無聊的準備。
不同的漢字代表不同的睡眠狀態
古人對睡覺這件事兒有過很深入的研究,他們甚至會有不同的漢字代表不同的睡眠狀態。
比如廢寢忘食的寢字,它是寶蓋頭,表示一個屋子,你只要躺在屋子裡,不管睡沒睡著都叫寢,代表的是一種停止工作、進入休息的狀態。
如果沒有真正入睡,就叫寢而不寐,那麼這個寐字才是真正的睡眠狀態。所以古人將失眠睡不著稱之為不寐。如果心裏有事或者煩惱牽掛,輾轉反側睡不安穩,就叫寤寐思服。
夢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
那麼還有一個和睡眠有關的字就是夢。古人對夢這種現象也有過深入研究。例如周公解夢、周莊夢蝶。
在古人看來,夢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他們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宇宙,每一個器官都有對應的神明,比如心肺肝膽脾腎被稱為六神,如果遇到事情驚恐萬分,毫無主張,就叫六神無主。
所以在古人看來,經常做夢睡不好的人,很可能就是受到六神的影響,說明身體的某個部位需要引起重視。
郎世寧繪《乾隆皇帝寫字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乾隆皇帝對睡眠非常重視
乾隆皇帝對睡眠非常重視只要發現自己沒有睡好就馬上調理。御膳房的人每天都會給他準備一碗黑色的粥。
這碗粥用到的就是五樣東西,分別是黑米、黑豆、黑枸杞,還有黑芝麻和黑棗,用小火炒熟以後再磨成粉,最後再熬煮成粥。
古人的夜生活
古人的夜生活雖然不多,但也有不少熬夜加班的工作,比如報時的更夫,每天晚上走街串巷,每隔兩小時就得報鐘一次,還得喊一句「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其次就是餐飲業,比如清明上河圖中的早餐店,要通宵達旦準備次日的早點。
當然,文人騷客的夜生活相對就比較豐富,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和北宋文豪蘇軾,他們都愛喝酒,而且經常通宵達旦,不醉不歸,因此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而對於現代人熬夜已經是一種生活常態。但一定要記住,身體才是最大的財富,希望大家都可以減少熬夜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