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日,川普和習近平在北京會面。(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2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2月4日起對來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加徵10%關稅,以懲罰中國輸出制造毒品芬太尼的原料。中共隨即祭出反制措施,宣布從2月10日起對美國的天然氣、原油、農業機械等加徵 10% -15% 關稅。知名政論家陳破空撰文分析了習近平敢於跟川普硬碰硬,不在乎關稅戰和貿易戰升級的原因。
美中第二輪貿易戰拉開了帷幕,舉世關注。新唐人報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指出:「中共對這輪(貿易戰)的初步回應中,並沒有按比例報復。它徵收了15%的關稅,雖然這個稅率較高,但只限於小部分商品,比如天然氣,還有一些農產品,不是所有美國出口的商品。」
他說:「我認為這是因為習近平想和川普總統協商,或許能解決問題,但我並不樂觀。」「我認為,不會出現像川普總統期待的大宗交易。所以我覺得加徵的關稅可能會從10%提高到20%。」
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堅信,中共威脅到美國的生存,華盛頓必須緊急應對,認為把關稅提高到60%也只是開始。
加里·赫夫鮑爾表示:「我估計美國高科技公司會反對,他們可能反對全面貿易戰,萊特希澤支持全面貿易戰。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會和中方達成某種協議,前提是中共不武統台灣。」
2月10日,美國關稅再加碼。在現有金屬關稅基礎上,對所有進口的鋁和鋼鐵再加徵25%的關稅。
習近平的底氣來自哪裡?
原先傳出習近平可能與川普通話協商,但目前還未發生,習近平似乎並不急於談判。面對美方針對芬太尼的報復性關稅,中方不但提出反制措施,而且還宣布限制稀土的出口。
旅美中國作家、知名政論家陳破空在自由亞洲電台撰文分析,習近平敢於跟川普硬碰硬,不在乎關稅戰和貿易戰升級的原因。他認為,從表面上看,習近平的底氣來自三方面:
(一)中國的經濟體量巨大,居世界第二位;外貿額巨大,居世界第二位,幾乎與第一大貿易國美國持平。
(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金屬生產國,佔全球比例近70%。當今世界上的電子產品、電動汽車、航空航天和國防產品、醫療設備等的生產都離不開稀土。
(三)中國具有抄襲、剽竊、盜版的最大「創新能力」。凡美國、歐洲、日本和先進國家擁有的,中共幾乎都可偷為己用,實現「彎道超車」的夢想。
習近平和中共擁有「制度優勢」
陳破空說,以上三大因素相加,中國似乎最有實力跟美國叫板,但這還不是其最大優勢。其中任何一項,假以時日美國都有能力拆解。他認為,對習近平和中共而言,最大的優勢是「制度優勢」,而這個「硬件」才是川普和美國最難對付的。
陳破空詳細說明:「對習近平來說,中國的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企業利益並不是他最在乎的,他最在乎的是他自己的權力和權位。只要能保住權力和權位,中國經濟上升或下降、繁榮或衰退,對他來說都不是大問題,都可以犧牲。中國是黑箱操作、黑幕決策的封閉型國家,領導人的所作所為都由他們自己在媒體上自說自話、自吹自擂,完全不接受民眾的監督和批評。這就是習近平擁有的『制度優勢』。」
「但川普不同,美國是民主國家,他是民選總統,他必須對選民負責,只要在位,就必須把選民利益放在首位。換言之,美國的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企業利益,始終是川普施政考量的重中之重。美國是完全透明的監督型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成就和失敗,都在人民、媒體、司法和反對黨的嚴格監督之下。相比之下,的確,川普不具備習近平獨享的那種『制度優勢』。」
陳破空認為:「習近平的底氣正在於此。赤腳的不怕穿鞋的,不穿衣服的不怕穿衣服的。他可以跟川普硬碰硬,貿易戰就貿易戰,關稅戰就關稅戰。在遭徹底洗腦的部分中國人眼裡,他還是有硬氣的『一條漢子』。然而,中國經濟衰退、市場萎縮、工廠倒閉、人民失業、民生艱困等等,統統不在習近平的顧慮和顧及之中。」
「習近平早有名言:不要算經濟賬、民生賬,要算政治賬。還有內部訓話:天天說抓經濟建設,經濟搞上去了,共產黨的政權沒有了,有意義嗎?習近平動輒宣稱『不惜一切代價』,而中國網民早就總結了:中國人民就是他口中的那個『代價』。」
「故而,無論美中貿易戰、關稅戰打到什麼程度,只要習近平本人毫髮無損、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尤其只要他仍然大權在握、權位穩固,他就大可心安理得。」
陳破空總結:「這才是中美貿易戰的關鍵環節,重中之重,習近平心下的『制度優勢』,是他有底氣跟美國鬥爭的最大秘訣。這是黨國機密,大概也是美國和川普政府無法參透的中國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