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一個雷」還在路上 中國「法拍房」暴增將釀惡果(圖)


2023年9月24日,中國重慶市的住宅大樓。
2023年9月24日,中國重慶市的住宅大樓。(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調查顯示,2024 年中國法拍房的數量較上一年持續增加,這加劇了人們對抵押貸款違約的擔憂。媒體人表示,這不是幾個破產者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在崩塌,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犧牲者。

資深媒體人趙蘭健日前分享了一段關於法拍房的視頻,他坦言自己看了覺得很心痛。他說:「一家人拼死抵抗法院和警察的強制執行,只為了守住自己的房子。經濟危機席捲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被債務壓垮,房子被法拍,家庭被拆散,他們沒有退路,只有掙扎。他們已經一無所有,失去房子就意味著徹底無家可歸,所以他們拼盡全力,只求活下去。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劇,而是中國無數普通人正在面對的殘酷命運。」

趙蘭健指出,近年來中國的法拍房數量激增,2023年全國法拍房掛牌數量達近80萬套,比前一年增加了三成多。每一套法拍房的背後都曾經是一個溫暖的家,如今卻變成被驅趕者的傷心地。

「大量法拍房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但一線城市也難以倖免。市場價格下跌,銀行評估價降低,導致法拍房價格更低,進而拖累整個區域的房價,讓更多按揭購房者陷入負資產。而對於那些已經被法院判決、失去房屋的人來說,他們的困境更為悲慘。這不僅是一個市場現象,而是一個生存問題。」

他表示,法拍房暴增與中國的「失信被執行人」數量的急劇上升息息相關。2023年11月6日,最高法院的「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中國的失信人口已經達到850萬,之後這個數據就不再更新了。在那之前,每天新增2000到3000失信人,如今的實際數字恐怕遠超千萬。

早前,有財經自媒體爆料,中國的實際失信人口可能已經超過2600萬,每天增加1萬多人。如果計算所有逾期記錄者,這個數字將高達3.7億,其中8623萬人的逾期記錄超過6個月,已被金融系統列為「嚴重關注對象」。這不是幾個破產者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在崩塌。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犧牲者

趙蘭健透露,他有個朋友曾是風光無限的企業主,十多年前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疫情封控三年,經濟環境惡化,資金鏈斷裂,合作者紛紛倒閉,他被拖入債務的深淵,最終失去了一切。

這位朋友的房產被法院查封,他被列入「失信名單」,不能坐飛機、高鐵,基本生活都成了問題。他不是不想還錢,而是整個社會的大環境讓他再也站不起來。這不是個案,而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正在經歷的現實,任何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犧牲者。

如今,這個失信的群體十分龐大,其實他們不是不想還債,而是經濟環境把他們逼到了死角。雖然法院的判決可以執行,但現實中這些人已經一無所有,根本無法還錢。

趙蘭健質疑,當失信人數量達到上千萬,法拍房數量接近百萬,社會還能維持正常運作嗎?法律可以凍結他們的資產,可以限制他們的出行,但無法改變一個事實:他們的破產,是整個社會經濟體系崩潰的結果,而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他說:「這些天,我看到太多這樣的故事:被強制趕出家的家庭,房子被法拍後流落街頭的老人,失去一切仍背負債務的人。他們不是罪犯,不是惡人,他們只是曾經的普通人,如今卻被逼成了社會的邊緣人。」

「當越來越多的人被趕出家園,越來越多的人被列入失信名單,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已無力償還債務……這不僅僅是個別人的困境,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劇。」

趙蘭健直言:「無論中共採取何種手段,都無法真正改變中國當下的社會困境。只要習近平和他的政府仍然掌權,只要這群以權謀私的利益集團繼續操控國家,任何改變現狀的希望都將只是空談。指望既得利益者和腐敗的寄生蟲對自己開刀,無異於痴人說夢。」

中國法拍屋數量逐年上升

路透社1月8日援引獨立房地產研究公司中國指數研究院相關報告顯示,2024 年中國掛牌的法拍屋數量為 370,000 套,高於 2023 年的 364,000 套。其中,共有 117,000 套法拍屋成功出售,交易總價值為 1636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1.9%。

調查顯示,大多數法拍屋位於三、四線城市,共計 63,871 套;二線城市有 45,997 套;一線城市有 6,994 套。

中國指數研究院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曾表示,中國的法拍屋數量自 2020 年以來逐漸上升,並在 2024 年繼續了這一趨勢。此外,美媒去年11月披露,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已從2021年的最高值下跌了近30%。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美國的信息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在中國經濟下行之際,購房者斷供房貸是一個必然情況。隨著中國經濟持續惡化,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法拍屋出現。

李恆青說:「現在房子在手裡的人,那時付的首付都是20%左右,還有80%都是貸款。現在房子降價的程度遠超過20%,在這種情況下,房子的市場價值和貸款的額度存量比起來相差太多了。另外,現在就業壓力也非常大,所以被逼無奈,很多人就選擇了斷供。」

路透社報導還指出,自 2021 年以來,中共針對房地產企業發起的強力監管引發了嚴重的房地產危機,也吞噬了消費者的大量家庭財富。但北京的政策制定者卻樂觀地認為,放松財政和貨幣政策將能讓下滑的房地產市場好轉。許多專家對此表示懷疑,並認為房地產市場低迷拖累了整個經濟,是疫情結束後中國經濟全面衰退的主因之一。

美國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也曾預測,中國房地產市場2025年將繼續探底,到2026年才會有所改善。其理由是房地產庫存量還很大,而且房價相對居民收入和租金回報率依然偏高。

法拍屋增加將造成市場惡性循環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認為,伴隨大量法拍屋的出現,一些銀行為減少不良資產,甚至還要貸款人補上拍賣價與貸款時的差價。如此一來,那些准備購房者會擔心,不敢冒然購買新房。

同時,這也會導致銀行的系統性風險。黃大衛說:「因為法拍房的增加就是不良率的上升。同時,法拍房的價格會有一個快速變現,特點是打折特別明顯。」

黃大衛認為,這些情況也會對社會穩定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在2024年,中國的自殺、社會問題、撞人的比較多,往往是跟這些不動產的貶值風險是密切相關的。」

旅居美國的原中國民營企業家胡力任表示:「中國金融面臨的最大困局還不是居住房的法拍量,而是真正的工業用房,也就是工業產權房。現在隨著整個中國經濟、制造業的崩潰,這部分是沒有人托盤的。」他說,這才是中國金融領域面臨的「最大的一個雷」。

新浪網文章披露,2024年1月至9月全國司法拍賣商業用房掛拍量為136208套,成交量為24080套,成交率為17.68%,成交金額為504.18億元,平均成交折扣率為81.12%。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