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台灣士兵在漢光軍事演習中,模擬共軍入侵。(圖片來源:Annabelle Chih/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近日國軍「漢光41號演習」高階幹部圖上兵推結束,而軍聞社隨後發布的照片疑似出現美軍印太司令部聯五次長的名牌。國防部昨天回應,國軍跟友盟國家維持常態訓練交流,藉著汲取實戰經驗,提升國軍整體戰力,關於執行細節沒有評論。
軍聞社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高階幹部圖上兵推結束,國防部長顧立雄肯定全體參演官兵付出的辛勞,並提出「檢討兵力結構調整,籌建不對稱關鍵戰力」等重點指導,期勉繼續強化戰備訓練,為防衛作戰奠定成功基礎。
根據聯合報22日報導,軍聞社昨天發布的新聞圖片,顧立雄的左手邊位置名牌呈現「印太聯五次長」,英文為「J5 Maj General」,也就是美軍印太司令部聯五次長巴傑隆(Major General Jay M. Bargeron)少將,並指目前軍聞社已經更換為裁切後照片。
國防部昨天(22日)晚間對此回應,國軍跟友盟國家維持常態訓練交流,藉著汲取實戰經驗,提升國軍整體戰力,並且建立緊密夥伴關係及安全鏈結,促進區域和平穩定。至於有關執行細節沒有評論。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記者,針對美軍將領來台,可抱持平常心以對,且美軍將領來台灣已經有過前例,例如,時任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史都德曼(Michael Studeman)2020年11月曾被報導造訪台灣。
蘇紫雲指出,台美的軍事交流是建立在互信基礎情況下持續深化,類似軍事合作因為具有機敏性,各國多半是秘而不宣。這次傳出印太司令部聯五次長參加漢光兵推,正反映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除了對台灣軍援資金解凍,也透過美日韓3國外長會議及美日元首峰會等場合重申維持台海和平,更是以實際行動落實。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也說,過去美軍現役將官被報導來台,顯示已有前例可循,但不確定美方實際參與的程度;美國也曾在漢光演習期間,派出由退役將領率領的觀摩團參加兵推,甚至進行實兵演習。但過去美方只限於觀察,並未參與台軍推演的決策過程或是當場提出意見,美方只會在事後對華府提出報告,因此不清楚近幾年的情況與美方參與程度。
揭仲認為,如果這次確實有聯五少將級官員訪台,應該會有其他成員同行;近年來台美軍事交流程度頻繁,層級更廣、更深,雖然雙方不可能進行大規模實兵聯合演習,但會進行因應緊急時的計畫性協調。
他指出,隨著美軍戰略的調整收縮,美方的主力並不會太接近第一島鏈,區域內各國在爆發武裝衝突時可否進行持久作戰,發揮延遲共軍衝出第一島鏈的效果,是美軍能否擁有充裕時間編組打擊群的關鍵,台灣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因此美方會特別關切台軍在兵推過程中的計畫與實際作為。
針對這次美軍官員的資訊被揭露,揭仲認為,可能是台灣這邊在新聞處理上出現失誤,但如果這一類失誤一再發生,恐怕造成美方誤解為不友善的舉動,甚至是被質疑是台灣以此進行政治操作,屆時恐將影響雙方交流互動上的互信。他指出,軍方對此應該有更高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