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暗示何衛東指揮演習 美情報機構消息引質疑(圖)


杜文
時評人、前內蒙官員杜文(油管截圖)

【看中國2025年3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近日從公眾視野消失,引發海外媒體熱議。3月13日起,海外社交媒體平臺X上開始流傳「何衛東被抓」的消息,隨後《華盛頓郵報》和《美國新聞週刊》等媒體相繼報導,援引美國情報機構消息稱,何衛東可能因涉入軍方高層政治清洗而接受調查。然而,中共國防部在3月27日的記者會上予以迴應,發言人吳謙表示「沒有這方面的消息,不瞭解這方面情況」,令事件真相撲朔迷離。此事不僅再次點燃外界對中國軍方高層動向的關注,也讓美國情報機構及其與西方媒體互動的可靠性備受質疑。

何衛東失蹤引發猜測

何衛東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3月11日,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式。此後,他長達十餘天未出現在公眾場合,迅速引發海外關注。3月13日,X平台上出現大量關於「何衛東被抓」的傳言,隨後《華盛頓郵報》援引未具名的美國國防官員報導稱,美國情報機構認為,何衛東的缺席與軍方高層政治清洗有關。《美國新聞週刊》也跟進報導,稱其正接受調查,但未提供具體證據。

對於這些報導,中國國防部在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做出迴應。發言人吳謙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他對相關情況「不知情」,並稱「沒有這方面的消息」。這一表態被外界解讀為中性回應。在中共外交和國防領域,類似問題的回答通常分為四類:激烈否定(如「一派胡言」)、間接承認(如「你懂得」)、模糊其辭(如「無可奉告」)以及溫和否認(如「我不知道」)。吳謙的回答屬於後者,既未明確否認,也未證實傳言,留下了詮釋空間。

相比之下,去年11月,吳謙曾直言不諱地證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因嚴重違紀被停職檢查,顯示其在處理高層落馬消息時並不避諱。此次對何衛東事件的低調處理,與其過往表態形成對比,進一步加深了外界對事件真相的猜測。

國防部暗示前線指揮

儘管海外媒體聚焦何衛東「被查」的可能性,中共國防部的最新表態卻提供了另一種解釋。3月27日的記者會上,吳謙特別提到,3月中旬中共軍隊在臺海地區組織了大規模實戰演習。這一時間段恰與何衛東的「失蹤」重合。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是國防部有意暗示何衛東正在前線指揮,而非如外媒所稱陷入政治麻煩。

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對臺作戰總指揮,何衛東在台海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參與高度機密的軍事演習並非不可能。有消息人士透露,另一位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同期前往四川,負責坐鎮後方核武備力量的檢查,併進入地下指揮所模擬實戰。這些舉動顯示,解放軍正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外界對何衛東失蹤的揣測或許偏離了實際情況。

美國情報與媒體再陷爭議

何衛東事件並非美國情報機構首次因中國高層人事問題引發爭議。不久前,中共國防部長董軍也曾被傳「落馬」。當時,《金融時報》援引美國現任及前任官員消息稱,董軍捲入解放軍高層腐敗調查,是習近平整肅的一部分。然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捕風捉影」,吳謙則直接斥責相關報導「純屬捏造」。隨後,董軍正常露面,相關傳言不攻自破。

董軍事件的失敗案例,讓外界對美國情報機構的準確性產生懷疑。此次何衛東事件中,《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再次依賴匿名情報來源,卻未能提供確鑿證據,令人質疑其報導的可靠性。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情報機構對中國內部情報的收集能力存在明顯短板,尤其在軍方高層人事這類高度機密領域,難以獲得第一手資料。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情報機構與西方媒體之間的互動模式,似乎正在放大不實信息的影響力。以董軍事件為例,相關傳言最初在自媒體平臺發酵,隨後被情報官員「證實」,再經主流媒體報導,形成輿論漩渦。此次何衛東事件也遵循相似路徑,X平台上的流言迅速被美國媒體採納,情報機構的背書則進一步提升了傳言的可信度。

自媒體與情報的危險聯動

近年來,自媒體在國際輿論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但其內容真偽參差不齊。一些自媒體爆出「獨家爆料」,如高層落馬或軍方內亂等話題,這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屢屢成為美國情報機構的參考來源,形成一種危險的互動關係。

專家認為,這一現象背後有幾大原因。首先,美國情報系統對華情報渠道匱乏。中美在政治制度、文化和信息公開程度上的巨大差異,使得美國難以滲透中國高層,獲取可靠內幕。在這種情況下,情報人員可能將網路傳言視為潛在線索,哪怕其來源僅是自媒體的誇大炒作。其次,部分自媒體可能受特定勢力驅使,故意散佈虛假信息,試探或誤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判斷,製造認知混亂。

這種互動的後果不容小覷。一方面,情報機構若過度依賴不可靠來源,可能導致戰略誤判。例如,若將軍方正常的人事調動或演習誤解為政治清洗,可能低估中共軍事準備,進而影響美方在臺海等敏感地區的決策。另一方面,當這些傳言被官方否認或事實戳穿時,美國情報機構和西方媒體的公信力將進一步受損。正如董軍事件後,若何衛東不久後公開露面,外界難免再次質疑美國情報的專業性。

輿論亂局的深遠影響

何衛東事件凸顯當前國際輿論場的複雜性。自媒體、情報機構與主流媒體之間的聯動,不僅影響外界對中共內政和軍情的客觀認知,也為地緣政治博弈增添了不確定性。

有觀察家建議,美國情報機構應正視自身短板,減少對未經驗證信息的依賴,轉而加強與專業學者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建立更嚴謹的情報甄別機制。

對於何衛東的去向,答案或許很快就會揭曉——無論是前線指揮還是其他安排,時間將證明一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