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旗(圖片來源:JESSICA YANG/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4月2日訊】美國政府重啟就香港問題對中港官員制裁的行動,在最新的6人制裁名單中,包括曾任中國國安部副部長的北京派駐香港高層。美政府的新動作對海外香港倡議工作,以至美中博弈新布局會帶來那些影響,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國務院在美國時間週一(3月31日)向美國國會提交《香港政策法》報告,說明港府利用國家安全法律,向包括美國公民和居民等19名流亡香港倡議者進行恐嚇和騷擾等跨境鎮壓等,侵犯人權和言論自由的情況,並在同日宣布制裁香港國安委員會秘書長區志光(Sonny Au Chi-kwong);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Raymond Chak Yee Siu);香港國安處助理處長黃振中(Dick Chung Chun Wong)、國安處助理處長趙詠蘭(Margaret Wing Lan Chiu);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Paul Ting Kwok Lam)及中國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Dong Jingwei),共6名港府和中國派駐香港的官員,會凍結他們在美國境內的財產和資金等。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發聲明表示,制裁行動展現特朗普政府對追究剝奪香港人民權利和自由,以及在美國領土實施跨國鎮壓行為者的決心和承諾。
再有中港官員被裁製郭鳳儀:顯示美政府對香港問題的重視
在美港人團體「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行政總監郭鳳儀錶示,相距4年再有香港官員被制裁,對海外的香港倡議工作是一劑強心針。她相信,這次的行動是美國政府對港人被跨境鎮壓和迫害作的正面回應,顯示美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重視。
郭鳳儀說:「這一次的制裁是因為人權問題和因為跨境鎮壓問題做出的決定。美國政府這個回應告訴了我們,他們是會對於跨境鎮壓的行動有回應的。香港的官員要是繼續以跨境鎮壓威脅香港人,他們也會面對和承受後果。這個動作也是用來標記Rubio(盧比奧)在外交政策上面依然是重視香港人權問題。」
被港府通緝的前法政匯思召集人任建峰表示,這次制裁是對北京和港府的跨境鎮壓行為,定出國際關注和回應的新指標,建議美政府可考慮制裁協助製造香港政治犯的高級檢察官員。
制裁名單有京派國安許智峯:美借香港打擊中國國安
另外,在制裁名單中,除了港府司法和警務的高層外,還有曾任中國國安部副部長的中央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流亡的香港前議員許智峯表示,這次制裁名單反映,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對港府通過國安法律施加跨境鎮壓的不滿,同時也是在警告中國。
許智峯說:「因為美國從來在動用制裁和對華政策,都是最高調和屬於領頭的角色,美國的行動能起到重新把香港議題放在國際上的重要位置。相信在中美博弈之下,現屆美國政府可能會用香港作為籌碼和部署,例如這次在制裁香港的官員當中,包括與中國國安系統有連繫的京官,也有打通制裁中國國安系統人員的一步,以及中國國安對香港國安的滲透和控制的意味。」
許智峯歡迎美國的行動,相信對他們在澳大利亞推動香港倡議有很大的幫助和作用。
分析:香港在美中博弈下有一定角色和作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美國的行動與在英澳的香港倡議者被騷擾和恐嚇的事件有關,相信在制裁名單中列入北京派駐香港的官員,是對北京和港府的同時施壓。
莊嘉穎說:「跟香港有關的這些國安議題一直在發展中,不過港府最近的行動給美國一個很容易的藉口,可以拿它(香港)開刀。它(美國)因為不是直接制裁中國政府,拿香港來做對中國的表示,表示美國的一些反制行動。大家都拿它(香港)當指標,先對香港,然後看怎樣再擴散和可以再升溫等等。或者美國希望可以控制一下升溫程度的方式。如果港府沒有自我約束,或者中國覺得它要再度升溫,美國也會再度升溫。」
中國外交部強烈譴責制裁行動,發言人郭嘉昆週二(4月1日)指責美國對中港官員濫施制裁,是嚴重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粗暴踐踏國際法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充分暴露美方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遏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將堅決反制美方錯誤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