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之後 勸你對「5件事」別抱有期望(組圖)


人財兩空 多子多福 長壽多福 黃昏戀 養老 希望
70歲之後對5件事別抱太大希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等年齡大了的時候,回頭看年輕時的期望,發現很多都不是當初的想像。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如開始就在低處,反倒活得踏實。70歲之後,有五件事,勸你別抱太大希望。

70歲之後 勸你對「5件事」別抱太大希望

第一件、別相信「多子多福」

要孝順父母,難題就在「人心不齊」的問題上。兒女多了,彼此參差不齊,也就有了各種對比。所有的兒女都有小家庭,也有一份私心。年邁的父母,往往不在那份「私心」之內。

現代社會,養老還得靠自己。起碼是經濟上,要留一些錢財,僅僅讓兒女出點力,養老就不那麼難了。

第二件、別以為「黃昏戀也有真愛」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現實條件。

中年的時候,人要是再婚,管好和前任的兒女,也管好現任的兒女,家庭也會慢慢好起來,感情也會很好。到了老年,還能享受到子女的關心。

可是人到了60、70歲的時候,失去了老伴,再去找一個,要夫妻和睦就難了。此刻,家裡的兒女都長大了,對老人找老伴,是會有反對意見的。

所以, 都是一把老骨頭了,少追尋所謂的真愛,多守住自己的小家庭,避免人財兩空。

人財兩空 多子多福 長壽多福 黃昏戀 養老 希望
別抱太大希望的5件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第三件、別把「房子養老」看太重

在城裡,房子是可以流通的,當老人沒錢了,房子抵押出去,也能維持生活。若是有人願意贍養自己,等百年之後,房子就送給他。

當人到70歲之後,一旦走不動了,如何處理房子,就往往是身不由己了。兒女會爭奪房子,但是得到房子的人,不一定想管著老人。

若是老人把房子給外人,兒女的意見就大了。也有一種可能,老人被送到養老院,不能住在自己的房子裡。房子,就變成了個擺設。

終於發現,原來房子也是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第四件、別輕易選擇「回農村養老」

落葉歸根的思想,很多老人是有的。童年太美,故鄉太親切。去農村居住,可以養雞養鴨。閒來無事,就去趕集,湊個熱鬧。

但是,種地也是力氣活,你不一定會幹得了。農家小院不是民宿。偶爾住幾天,很新鮮,住一兩個月,就不好玩了。

還有,生活環境不太好,鄰居多半入城了,到處冷冷清清的。風景依舊很美,但是風土人情改變了,落得一聲嘆息。

第五件、別追求「長壽多福」

只要有退休金,活一百年,就有一百年的幸福。事實上,一個人失去了健康之後,幸福也就慢慢消失了。

尤其是到了苟延殘喘的地步,多活一天,感覺是受罪。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躺著,自己難受,並且要麻煩子女。但子女不是全職保姆,還得工作,教育自己的孩子。哪怕是請保姆,也會遇到保姆很煩躁的時候。

所以,要相信壽則多辱的道理。把當下的每一天都過好,不追求長壽,內心反而更愉快。

總之,時代變了,人也得跟著改變自己曾經的「希望」,捨去不切實際的想法,學會順其自然。珍惜身邊的人,聚散自由,也接納生死。



責任編輯:方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