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賴床有益健康 中老年人牢記「起床3不要」(圖)


中老年人保健
醫生歎息:早上3個忌諱習慣害慘了中老年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老吳每天6點準時起床晨練,但某天清晨剛跑兩圈便感到頭暈噁心,最終突發急性腦梗不治身亡。醫生指出,這與他的晨練習慣有關。這案例提醒我們,一些看似正常的早晨習慣,對中老年人可能潛藏重大健康風險。

醫生指出,凌晨3點至5點是肺經最旺的時候,應處於休息狀態,若此時起床,可能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心臟負擔加重,甚至引發心梗、猝死。

此外,剛起床時心率、血壓突然上升,對血管衝擊大。一夜未活動,血液較黏稠,血管阻塞風險升高,可能造成腦梗或心源性猝死。世衛組織資料顯示,清晨時段心血管疾病死亡佔比高達60%。

中老年人起床別太猛 適度賴床反而有益

冬季氣溫低,起床太快可能導致關節與肌肉受傷。中老年人建議醒後稍微賴床,做些輕微伸展,幫助身體循序漸進地「醒來」。

英國裡茲總醫院研究顯示,11月至翌年4月間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其他季節高50%。研究人員建議寒冬早上醒後稍作停留,可讓身體緩衝溫差壓力。

斯德哥爾摩大學一項研究也指出,經常賴床約30分鐘者,比起猛然起床者疲憊感更低,白天情緒更穩定、健康狀況更好。

中老年人早上起床牢記「3不要」

1.不要光腳下床

清晨地面溫度低,光腳下床易使腳部受寒,引發腸胃不適,建議長者穿好襪子與室內拖鞋後再下床。

2.不要空腹過久或一醒就吃早餐

睡眠期間胃部已排空,若長時間不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與激素失衡。但起床後立刻進食也不妥,建議醒來一小時後再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3.不要太早晨練

冬季氣溫偏低,清晨運動會加重心血管負擔,建議等太陽升起一小時後或氣溫回升時再活動。下午4至5點也是適合的運動時段。

長壽與否,從起床表現可看出端倪

起床後身體的狀態,能反映出健康程度與長壽潛力:

1.眼睛不乾澀:淚腺分泌正常,反映體內調節功能良好。

2.尿液正常:淡黃色、無異味,顯示腎臟與膀胱功能正常。

3.血壓穩定:起床後若無頭暈、心悸,說明心血管狀態健康。

4.精神飽滿:代表睡眠品質佳,大腦認知與記憶功能正常。

總結來說,早晨是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關鍵時段。不當習慣如猛然起床、空腹過久、清晨運動等,皆可能導致健康惡化。建議調整生活節奏,特別留意身體晨起反應,定期檢查,有助於預防慢性病與突發風險,延長健康壽命。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