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官方的政策是為人民著想還是為維護其政權?(免費圖片:pexel)
最近幾年,很多老百姓都感到生活不容易,經濟下行壓力加劇。雖然官方的數據顯示GDP(國內生產總值)有增長,但人們普遍感受到生意不好做、房地產低迷、青年失業激增、錢都得省著花。今年4月,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做外貿生意的朋友都很悲觀無奈。
面對如此困境,官方的宣傳從奉陪到底到恕不奉陪,渲染大國博弈的勝利。多家知名諮詢公司和經濟分析機構預測,中國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可能比美國承受更大壓力。因此,未來幾年會有更多的中小企業倒閉、裁員降薪頻發、生活成本攀升、消費信心低迷,普通百姓被夾在高物價與低收入間苦不堪言。
我們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用理智去分析和判斷,而不是聽當局的一言堂宣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在中美貿易戰的喧囂中,要冷靜思考: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官方的政策是為人民著想還是為維護其政權?看清真相,我們才能保護好自己,不被表象迷惑。
「關稅戰」表明美國不想買中國的東西了,為什麼美國不買中國的東西中國就要變窮了?(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一、從貿易戰到貧富分化,經濟繁榮背後的真相
「關稅戰」表明美國不想買中國的東西了,為什麼美國不買中國的東西中國就要變窮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答案,西方國家給了中國優惠的貿易地位和市場。2000年5月,美國決定給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他們認為,1991年蘇共解體後,中國通過與西方發達國家開展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發展,會按照國際規則辦事,改變共產黨控制一切的做法,逐步轉變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自由國家。這樣在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加入世貿後,國際市場對中國打開了大門,很多國外資金和技術進入中國,中國產品也大量的走向世界,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就業機會增加,人們收入明顯提高。
由此可見,國際市場加上中國人的勤勞讓中國人變富裕,不是共產黨的功勞。而中共一邊利用西方的資金、技術、市場和有利的貿易條件,一邊壓榨中國大量的勞動力和破壞環境來賺錢。自2010年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幾十年所謂的中國經濟騰飛,但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中國人大有人在。2023年世界銀行報告指出,中國仍有大量人口處於國際貧困線(約月收入400元)或中等收入國家貧困線(約月收入1200元)以下。另外,世界不平等資料庫2024年數據表明,中國最富10%人口擁有68%的財富。
老百姓創造的財富大部分都流入了中共權貴的口袋。再加上它的貪腐,再用房價、教育、醫療搜刮老百姓,所以中國人攢不下錢,即便手裡攢下了一點錢,存在銀行或投資金融也沒有保障。國富民窮的現象是中國體制導致財產分配不公造成的,如果沒有共產黨對社會資源的的壟斷和制度性的貪腐,中國人均收入會更高,生活會更好。
兩位經濟學家出版的《貧窮的本質》這本書裡面講,造成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平時獲得了錯誤或者不充分的信息。真實的信息尤其重要,而這一點恰恰是中共不會告訴老百姓的。金融行業雖利潤豐厚,但P2P、e租寶等金融爆雷頻發,地方政府和銀行幫著打廣告,吸引百姓投資後公司跑路。官方還打著幌子說會加強監管,這種賊喊捉賊的做法背後,涉及高層權鬥與財富爭奪。股市操盤多由權貴掌控,中小散戶血本無歸,體制問題導致監管形同虛設,事件往往不了了之。
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上又提出了「共同富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都識破了謊言,中共刺激經濟、鼓勵消費的手段基本是虛假宣傳和興奮劑。例如,高層在10年前也提出過「擴大內需,建立內外經濟雙循環」,可實際上變成了發展房地產,掏空了很多家庭的6個錢包,榨乾了中國三代人的積蓄。經濟長期畸形發展,是不會持續的。經濟是人的行為,人是受道德支配的,經濟歸根到底受制於道德和信用。沒有道德的經濟必然走不了多遠。所以,今天經濟受到重創也是必然的。
二、貿易戰的原因和實質
最近,有些人在經濟上受到了影響、失去工作,在中共宣傳的誤導下,把原因指向了川普政府——「關稅戰就是美國故意不讓我們中國人過好日子」。這是中共爭功諉過(意思是有了壞事,向外推卸責任、指責別人;有了好事宣稱是自己的本事)、轉嫁危機和矛盾的典型例子。許多專家和學者,如美國安德森管理學院的俞偉雄教授、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經濟學家趙曉等都指出,中美貿易戰表面上是關稅與經濟的博弈,但其根源在於中共長期不遵守國際貿易規則。
2.1不公平競爭和盜取知識產權
世貿組織的規則是以市場為導向,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然而中共是要確保黨對企業的領導,很多在中國投資的外企表示:在生意場上,中國特色代表著徹底貪污腐敗。中共政府是商業行為背後「看不見的手」,政府主導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比比皆是。
今年4月中旬,中國歐盟商會(成立於2000年,代表在華1,700多家歐洲企業,致力於推動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是中歐經貿關係的重要橋樑和政策倡議平臺)發布報告,批評中共自2015年啟動《中國製造2025》戰略以來,通過政府補貼、強制技術轉讓和排外採購等手段,全方位扶持本土企業的壟斷地位,導致市場不公平,排擠外資,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報告指出,這些做法違背公平競爭,損害國際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中共為了刺激出口而對企業實行政府補貼和出口退稅,目的是用低價打敗競爭者,擾亂了正常的世界貿易秩序。一切經濟活動必須符合政治需要,企業和個人的財產隨時可能被剝奪。因此,歐美市場經濟國家一直不承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
2019年底,《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能從一個小公司變成全球電信巨頭,靠的不是商業實力,而是中共幾十年的各種各樣的補貼,以下僅是幾個例子:
●貸款支持:國有大銀行給華為和它的客戶提供長期、低利率的貸款。
●稅收優惠:2008年到2018年,華為通過各種免稅政策,少交了至少250億美元的稅。
●直接補貼:據公開的官方年度報告,華為自2008年以來獲得了高達16億美元的補助。
●購地折扣:2014到2018年,華為在東莞低價拿下多塊國有土地,幾乎沒有競標對手。
●為華為的海外客戶提供低利率貸款:華為在海外承包電信和基礎設施項目,中共給這些客戶發低息貸款,形成不公平競爭,其他國家的公司根本拿不到生意。
另外,中國被認為是假冒偽劣商品氾濫的國家。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18年發布的《301調查報告》,詳細列舉了中共如何系統性地竊取美國企業的技術機密,導致美國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本應維護公平,卻因中共的滲透與收買,常常對這些行為視而不見。大多數外企在中國投資期間都遇到過假貨問題、商標問題、專利問題,他們的知識產權無法得到保護。跨國科技公司微軟說,盜版Windows和辦公軟體Office(Word,Excel等)在中國非常普遍。
2.2納瓦羅《致命中國》揭露中共不公平貿易與美國關稅戰略
2011年,經濟學家納瓦羅在《致命中國》一書中指出,中共的經貿政策讓特權階層坐大,卻損害了中美兩國普通工人的利益。他通過大量案例揭示問題:中國「黑心產品」危害健康,毒奶粉(三鹿事件)、地溝油、塑料米等傷害中國消費者;同時,出口到美國的毒牆板、毒地板、毒玩具,以及含有抗生素的魚蝦和受污染的藥品,也威脅美國人健康。
書中提到,中共漠視人權,利用不公平的貿易手段傷害其他國家利益。它的貿易策略是重商主義+保護主義,並且列舉了中共用來消滅美國人工作機會的八種武器:
●精心設計的非法出口貿易補貼網路。
●巧妙操縱和嚴重低估的貨幣貶值。
●公然仿冒、盜版和偷竊國外的知識產權。
●中國共產黨短視地為了換取幾塊錢生產成本的優勢而大規模破壞環境。
●超低標準的勞工健康標準、遠低於國際規範的安全標準,導致大量工人罹患棉肺病、肢體傷殘和各種癌症。
●非法關稅、配額和從銻到鋅等關鍵原材料的出口限制,對世界冶金和重工業取得更大控制權,作為戰略的策略。
●掠奪性定價及傾銷,把國外對手擠出關鍵的資源市場,接著以壟斷性定價欺詐消費者。
●中國自豪的「貿易保護主義長城」——阻礙所有的外國競爭者在中國的土地上設立店面。
納瓦羅是川普政府的高級貿易顧問,擔任白宮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他在《致命中國》中提出的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貨幣操縱、知識產權盜竊、非法補貼等對美國經濟構成威脅,與川普政府對華關稅的理由高度一致。
有人可能會問,如果關稅政策是針對中共的,為什麼對全球其他國家也加徵關稅?因為全球貿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美國政府的戰略考量。現在的中美經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應鏈遍布全球。為有效應對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美國先通過重新談判貿易協定(如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墨加協定》以及與日本、韓國的貿易協議)與盟友加強合作。聯合盟友共同對抗中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多位學者與政策制定者表示,全球關稅的策略並非單純保護主義,而是實現戰略的工具。一是打破貿易壁壘,用關稅作為籌碼,推動公平貿易協定。二是改革不公貿易體系。三是打破非市場經濟,推翻過去認為的理所當然的「假全球化」,建立公平、透明的貿易新秩序。
2015年9月18日,在中國浙江省義烏市,一名男子站在一個就業中心內。(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三、貿易戰暴露體制問題
義烏,這座被譽為「世界超市」的商貿重鎮,正因關稅陷入生存危機。出口訂單大幅減少,許多商戶陷入困境。一位義烏商戶在社交媒體上感慨:「燈籠還沒亮,生意就涼了。」義烏的困境是「中國製造」的縮影,反映了中國經濟結構的脆弱性。《南華早報》報導,義烏地方政府試圖補貼企業,但資金有限,難解燃眉之急。義烏的困境反映出中共經濟政策的失敗,長期依賴出口與低成本競爭,卻未建立技術與內需支撐。
眾所周知,美國有創新優勢,中國有成本優勢。對價值創造來說,創新的價值是無限的,降低成本帶來的價值則是有限的。創新背後的體制要素是對私有產權(包括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企業家精神的培養。中美衝突也反映出創新和成本之間的競爭優勢的衝突以及隨之而來的制度性衝突。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納悶,為什麼三十多年的發展沒有創造出知名的國際品牌?為什麼號稱擁有自主產權的高端產品的核心部件大都依賴進口?為什麼航母、軍機、高鐵上的不起眼的螺栓全都依賴進口?為什麼中國年產400億支圓珠筆,可筆珠也要依賴進口?
發明創新,基礎研究,都是要靜下心來做的,靠的是興趣、毅力、常年的奉獻,需要的是一個有著沉穩的國民心態的大環境。中國人被逼成一門心思掙快錢,投機取巧,無所不用其極,做不出來就偷。「偷技術」已經變成了一門「高大上」的正經職業了,完全沒有了我華夏禮義之邦的道德恥辱感。退一步講,靠東拼西湊地偷也不可能造就一個完整的基礎科技體系。
令人痛心的是,中共通過洗腦宣傳,將貿易戰的責任推卸給川普政府,煽動民族主義情緒。有的百姓被矇蔽,以為美國是「敵人」,沒看到體制才是問題根源。中共的「內循環」口號看似自力更生,實則導致經濟「內卷」,企業賣不出去產品,只能低價競爭,最終倒閉或裁員,百姓的生計岌岌可危。
2025年4月19日,全球退黨中心負責人汪志遠在紐約法拉盛舉行的425集會上發言。(圖片來源:看中國攝影圖)
四、覺醒與希望
中國民眾在苦難中艱難前行,越來越多的人看清了中共的本質。臺灣大學教授明居正說,共產主義對人性中的弱點是非常瞭解的。你喜歡錢、權、地位、色,中共都可以想辦法提供給你。你在別的地方,別人那邊享受不到的東西,我都能給你,這叫做統戰。中共領導人曾公開表示,統戰的核心是「交朋友」,即投其所好。無論是國內的精英階層,還是海外的政商人士,中共總能以物質誘惑換取忠誠。
這種策略在全球範圍內製造了道德淪喪的危機。美國也未能倖免,共產主義思想通過各種形式滲透,侵蝕其自由與法治的根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反共不等於反華。全世界反對的是中共的極權統治,而非中國人民。我們應做好人、要保持善良、堅守道德,抵禦共產主義的侵蝕。
中共號稱「人定勝天」。事實上,世界局勢如何變化,並不是人所能決定的。2004年11月《九評共產黨》發表之後,越來越多的人恢復了道德勇氣,勇敢地與中共切割,目前有超過4.45億民眾退出中共的黨、團、隊組織。現在中國經濟變差,使得已經歷了眾多人禍的中國人再承受一些痛苦,但只有徹底拋棄中共這個禍害人類的根源,中國才能重新得到自由、繁榮的未來。
中國人徹底拋棄中共這個禍害人類的根源,才能重新得到自由、繁榮的未來。(圖片來源: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