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州長科莫強勢回歸 領跑紐約市長初選(圖)


2025年4月1日: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紐約市西區猶太教堂外發表演講。
2025年4月1日: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紐約市西區猶太教堂外發表演講。(圖片來源: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據政客(Politico)報導,馬里斯特學院(Marist College)在5月第一週對3,383名可能的民主黨選民進行的民調顯示,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Cuomo)在紐約市民主黨市長初選中繼續保持明顯領先。在模擬的排序選擇投票中,第五輪結果顯示,科莫以24個百分點優勢擊敗第二名的皇后區議員佐赫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得票率突破50%,穩操勝券。

在第一輪投票中,科莫獲得44%的支持,馬姆達尼22%,市議會議長艾德麗安·亞當斯(Adrienne Adams)為11%。市審計長布拉德·蘭德(Brad Lander)則以10%暫居第四,後在排序過程中被淘汰。其餘候選人包括前審計長斯科特·斯特林格(Scott Stringer)、州參議員澤爾諾·邁裡(Zellnor Myrie)和傑西卡·拉莫斯(Jessica Ramos)、前國會議員邁克爾·布萊克(Michael Blake)以及商界人士惠特尼·蒂爾森(Whitney Tilson)——他們的支持率均未超過個位數。

最終模擬結果顯示,科莫以53%的得票率擊敗馬姆達尼(29%)和蘭德(18%)。儘管他在2021年因被指控性騷擾11名女性而辭職(他否認指控),這項民調表明,選民對過去的爭議似乎並未過於介意。

排序投票制度未能改變格局,年輕選民偏向馬姆達尼

雖然排序選擇投票制度為非領先候選人提供了翻盤機會,但目前未對選情格局造成實質影響。該制度允許選民按偏好順序選擇最多五名候選人,淘汰者的選票會重新分配,但此機制尚未給科莫的對手帶來突破。

紐約郵報》指出,在這場逐漸演變為兩人對決的初選中,37%的潛在民主黨選民支持科莫,18%支持馬姆達尼。儘管如此,馬姆達尼在45歲以下選民中更具吸引力,獲得38%的支持,而科莫僅為18%。馬姆達尼也在自稱「非常自由派」的民主黨人中佔據上風。

不過,年長選民通常投票率更高。科莫在45歲以上選民中支持率接近50%,並在自由派、溫和派與保守派中均佔上風。他在黑人選民中的支持率為50%,拉丁裔選民中為41%,大幅領先馬姆達尼的20%。

猶太選民的支持則較為分散:26%支持科莫,17%支持蘭德,14%支持馬姆達尼,10%支持亞當斯。在地理分布上,布朗克斯、皇后區和史坦頓島約有一半民主黨選民支持科莫。布魯克林的支持率則出現分裂,科莫和馬姆達尼各佔25%。曼哈頓地區對科莫的支持也略有提升。

科莫競選回歸引發關注,亞當斯退出初選局勢複雜

若安德魯·科莫在6月24日的民主黨初選中獲勝,將標誌著他在2021年辭職後一次震撼的政治回歸。他的對手雖頻頻質疑其道德操守、失去公共配套資金以及與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之間的聯繫,卻尚未對其競選核心形象——「能力」——構成實質性打擊。

與此同時,現任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因聯邦腐敗調查而放棄民主黨初選資格,轉為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他對共和黨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態度友好,這使得部分民主黨選民反感。民調顯示,74%的民主黨潛在選民希望新任市長「儘可能反對川普總統」。

民調還顯示,81%的民主黨選民認為紐約市正「朝著錯誤方向」發展,僅19%認為方向正確。當前局勢為科莫的復出提供了某種契機。

除了主要候選人外,共和黨將由「守護天使」組織創始人柯蒂斯·斯利瓦(Curtis Sliwa)參選,律師吉姆·沃爾登(Jim Walden)則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加入角逐。

馬里斯特學院此次民調於5月1日至8日進行,誤差幅度為正負2.6個百分點。民主黨初選的提前投票時間為6月14日至22日,正式投票日為6月24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