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東漢奇女子,史學傳奇(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5-16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班昭
班昭。 (圖片來源: 公用领域 維基百科)

浩瀚的歷史長河裡,女性學者寥若晨星,而班昭無疑是其中最閃耀的一顆。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歷史學家,不僅完成了千古名作《漢書》,還進宮授學,成為皇帝的老師,這位東漢奇女子的一生,宛如一部傳奇故事,為後人傳頌。

才女崛起:家學淵源,天賦異稟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出生於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書香門第。她的父親班彪是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兄長班固是《漢書》的主要撰寫者;而次兄班超則是赫赫有名的西域名將,曾以三十六人平定西域,流傳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佳話。

班昭自幼飽讀詩書,精通經史,才學卓絕。十四歲時,她嫁給了同郡才子曹世叔,夫妻恩愛,琴瑟和鳴。然而,幸福的時光稍縱即逝,數年後曹世叔不幸早逝,班昭成為寡婦,從此終生未再嫁,專心投入學術研究。

續寫《漢書》:巾幗不讓鬚眉

班昭最輝煌的成就,莫過於完成《漢書》的最後編纂。其兄班固歷時二十餘年,撰寫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卻因牽連政治案件死於獄中,留下未竟的篇章:八表與《天文志》。這一歷史巨著因此中斷,令人惋惜。

漢和帝得知此事後,命人尋找合適的學者接手。當時許多文人都不敢輕易承擔這項重任,唯恐無法匹敵班固的學術成就。然而,班昭義無反顧,接過兄長的筆,進入東觀藏書閣(相當於皇家圖書館),與學者馬續共同整理並補撰《漢書》。她補寫的八表與《天文志》嚴謹詳實,使這部曠世史書得以完整流傳,影響後世深遠。

值得一提的是,《漢書》文辭典雅,但難讀難懂,班昭還親自講解其內容,許多學者皆奉詔前來學習。這位奇女子的學問,連當時的士人都心悅誠服。

入宮授學:女學者的巔峰榮耀

班昭的才學不僅受到文人學士的推崇,甚至連皇帝都對她另眼相看。漢和帝多次召她入宮,讓她教授皇后及宮中貴人誦讀經史。她溫文爾雅、學識淵博,宮中上下皆對她尊敬有加,稱她為「大家」(意為學識淵博的大家閨秀)。

更令人驚嘆的是,漢和帝去世後,年幼的皇子劉隆即位,由鄧太后垂簾聽政。班昭以皇帝老師的身份,參與朝政討論,為國家大事出謀劃策,成為史上極少數真正影響朝政的女性學者,在古代社會中堪稱奇蹟。

著書立言:《女誡》與世家風行

除了史學貢獻,班昭還著有《女誡》,此書原本是她為班家女子所作的家訓,內容包括「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叔妹」七篇,教導女子如何持家、處世。這本書後來廣受世家大族推崇,爭相傳抄,成為古代女子必讀的典籍之一。

她的文學才華也十分出眾,曾寫過《東徵賦》等作品,可惜多數已散佚,僅存少數流傳至今。

國葬殊榮:皇太后親自舉哀

班昭的一生,見證了東漢的輝煌,也為中國史學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她七十餘歲去世時,鄧太后親自身穿素服舉哀,並賜予國葬之禮。這樣的殊榮,連許多權臣都難以獲得,足見班昭在朝廷與學術界的地位之高。

千古巾幗,光耀史冊

班昭,不僅是東漢的奇女子,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著作傳世的女學者。她以一己之力完成了《漢書》,奠定了中國斷代史的傳統;她入宮授學,成為皇帝的老師,影響朝政;她著書立言,《女誡》流傳千古,影響了後世無數女子的教育。

這位歷史長河中的璀璨明星,即使千年後,依然讓人敬仰不已。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