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有得必有失(圖片來源: Adobe stock圖)
當一個人超過你生命中所能承受的福分,有得有失,那恐怕就得用壽命來償還了。
宋徽宗大觀年間,宿州(今安徽宿縣)有錢姓兄弟來到上庠,也就是京師的國立大學遊學;當時是春天,正在等待應試,便趁著空檔到玉津園遊玩。
他們在途中遇到三位道士前來攀談,個個額高眉長,言語清婉,讓人愛聽他們說話。道士們在告辭前說:「我們有好酒想請兩位喝,但是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正午時候,你們再回到這裡與我們相聚飲酒;如果遲到了,就見不到我們了。」錢氏兄弟說好。這時有位小道士笑著說:「你們如果過了時間,可以挖地找我。」兄弟二人以為在說笑,大笑著與道士分別。
第二天,錢氏兄弟被其他事務纏身,到了晚上才趕到相約的地方,那裡杯盤狼藉,沒有看見道士,兩人非常失望。弟弟說:「莫非他們是仙人?」便試著去拿鐵鍬挖地找人。挖了大約一尺,見到一個石匣,裡頭裝著三位道士的畫像,衣冠道服十分整齊,就像昨天見到的一樣。另外還有一本方術書,說得是如何鍛燒水銀變成白金的方法。弟弟說:「書給大哥,我要這幅畫像,回去焚香禮拜。」哥哥欣然同意。
應試的結果,弟弟中舉了,哥哥則回到宿州,在老家試驗方術書中的方法,每一項都成功,沒有幾年便成為了富人。
一日,哥哥在廊下閒坐,外面傳來有三位道士拜訪,見面之後,一位道士起身說:「過去的玉津園之會,你還記得嗎?你得到我們的方術,賺了很多錢,不用來賑濟窮人,反而貪得無厭,使福分超過你所應得的,上天將會減少你的壽命。今日若改過,還可以活三年,不然早晚之間就會死去。我們因為洩漏天機被貶為凡人,今日是來向您說明這件事情。」
道士走後,哥哥覺得後悔,立即燒掉方術書,毀掉丹鼎不再啟用。第二天,小道士又來了,還未坐定,哥哥就聽說侍妾生了孩子,急忙進去探看,是個男嬰。他又走出來陪客,卻不見小道士,到哪兒去了?家中的僕人都不知道,後來哥哥不到三年就死了。
(見《夷堅志‧玉津三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