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看大陸節目我是美玲!
先來看看網友上傳的視頻,見識一下中國各地出現的電動車墳場到底是什麼樣的。
朋友們,來看看看這些電動汽車。在這裡放了兩個多月了,全部長滿草了。只能賣廢鐵了。之前賣RMB4萬多沒人要,現在降價準備賣RMB3萬多,就是RMB3萬都沒人要,準備當廢品賣了。
帶你們看看這些車,車況真的都非常好,但是就是賣不掉。還有這麼一大片,你看那些草都長成這樣了。公里數才跑幾萬公里。看一下,全部都是2017年12月份上牌的,你看這部車才跑一萬來公里的。這麼便宜就是沒人要,地點在中國成都市,全部是現車、而且還包過戶。
這裡是新能源車的墳廠。這些續航420公里、2019年下半年的榮威EI5旅行車。現在的價格低得不敢相信,RMB3萬多一台。這麼大的一個車子,這裡有200多台新車,所有手續齊全,隨便挑隨便撿,有人像買白菜一樣,都在挑車。
你買的不是車,而是一張廢鐵寄存券。在中國驚現數萬輛電車墳場,這些被資本拋棄的新車,正在上演恐怖的連鎖反應。廠家倒閉後,所有服務器關閉。導致所有車輛成為廢鐵,窗戶都無法升降了,想要開只能高價破解。最離譜的是電池還無法適配第三方電芯,換電池的價格比車輛本身價格都貴,而且大部分配件都已經停產。根本找不到合適的配件,控制模塊甚至被炒到了RMB1萬多。懂車的人看看吧。
下面這個視頻的博主說,自己買了一輛爛尾車,也叫絕版車,他沒有危言聳聽。
我的車是電車,在湖南省長沙市本地生產的。不過現在生產廠已經倒閉了,成了爛尾車,或許叫絕版車更好聽一點。我這車是2022年2月份提的,到現在開了兩年多了。
現在最鬧心的就是工廠倒閉了,售後服務垮了,車出了問題也找不到人維修,特別是沒有相應的配件。要啥啥沒有。所以這個車如今變成了一次性的用品。現在每次開出去都要小心翼翼的,既怕撞別人,又怕別人撞,整天提心弔膽,誰受得了?不過後來也想開了,不就是個車嗎?反正是個消費品,只要不出大問題,能開就開,汽車出現磕碰的小傷害都懶得修了,想開了,誰讓我當時腦子進水買了這樣一輛車。)
那麼在中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大規模車企倒閉,而後果卻要消費者買單的現象,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中共地方政府直接補貼企業製造新能源汽車,但在過去10年中,留下了千億規模的爛尾企業和車輛。
中國人把電動車叫新能源汽車,2014年在特斯拉的帶動下,中國開啟了影響巨大的造車熱潮。
2014年至2019年,市場上一度有超過60家造車新企業,註冊了公司而實際上沒有把車造出來的公司高達400家。但現在僅剩下8家,其中2家幾乎從市場消失,1家深陷欠薪和虧損的泥潭。
為什麼大家都一窩蜂的去搶食新能源汽車這塊「蛋糕」呢?原因是在過去的10年,中共地方政府為了實施中央戰略新興產業政策,增加本地氣GDP,為在本省落地的新能源車企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土地和稅收上的支持。
但全國範圍的盲目投資,導致新能源汽車市場供大於求,企業之間開始大打價格戰,大批根基不牢的造車企業破產倒閉,造成了產能浪費和千億投資爛尾的局面。
來看看博主「伯樂好車」的分析,他以哪吒汽車倒閉為例,新能源汽車走到今天,是因為惡性競爭,但是可憐的卻是那些買車的老百姓。
我們以前總說房子爛尾,沒想到現在汽車也開始爛尾了。曾經的品牌「哪吒汽車」,那可是新能源汽車界一顆超閃亮的星星。靠着低價高配的策略迅速在市場上占了一席之地。2022年更是直接登頂新勢力銷冠,風光無限。可誰能想到,輝煌的日子過得這麼快。如今的哪吒汽車深陷倒閉危機,讓人無限感慨。
從2017年開始,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汽車完成了10輪融資,足足有RMB228.44億元。但仍然沒有擺脫燒錢的大坑。2021年到2023年,哪吒汽車累計淨虧損超過了RMB183億元。資金鍊斷裂,工廠停工,門店關門,哪吒汽車的供應商和經銷商紛紛開始維權。全國300多家經銷商里,有20多家代表站出來要求賠償運營損失,拿回拖欠的返利和補貼。還得恢復售後服務體系。可憐了那40萬哪吒汽車的車主,售後直接沒了着落,曾經對哪吒的信任全打了水漂。
哪吒汽車的困境,其實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淘汰賽的一個真實寫照。光靠燒錢、低價根本走不遠,品牌定位不清,研發捨不得投入等等問題長期存在。這些問題一暴露,哪吒就慢慢被推向了倒閉的邊緣。曾經的哪吒鬧海,現在也只能剩下一聲嘆息,成了行業發展的反面教材。而且現在華為、小米這些大廠也都入局了能源汽車市場,行業內卷的非常厲害。
就像網上有個段子說的,猶太人做生意,如果一個人做加油站賺錢了,就有其他猶太人在旁邊開餐廳、開酒店,大家一起賺錢。中國人是看到加油站賺錢,就都去旁邊開加油站,打價格戰。打的一地雞毛,最後誰也掙不到錢。哪吒汽車的事,不只是一家企業的起起落落,更是對整個商業生態的靈魂拷問。)
「爛尾」新能源汽車存在的五大問題有哪些呢?
1:車輛功能受限。車企破產倒閉後,軟件無人維護,核心的智駕功能無法使用,影響行車安全也影響駕駛體驗。
2:維修保養困難。車企售後服務中斷,維修保養只能找第三方修理廠,不但費用高昂,而且一些零配件根本無法買到,如電機、電池、電控等專用零部件,其中核心的電池包,多數都是車企向廠家定製生產,車企不存在之後,電池廠家不會再為零星的市場需求開動生產線。
3:車輛一旦出現製造缺陷,無人召回。「快科技」報導,根據近期中共工信部發布的通報顯示,已經申請破產清算的天際汽車,涉及到生產一致性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問題,但天際汽車卻明確表示,「由於涉及的產品數量過多,不會主動實施產品召回措施,除非有相關政策落地再解決」。
4:保險公司拒保。「齊魯晚報」報導,新能源車主被保險公司拒保的問題很常見,尤其是停產的新能源車,因配件供應問題無法解決,有些頭部保險公司不再承保退市車型的車損險。
5:二手車大幅貶值,「車質網」報導,以威馬EX5為例,原價RMB20多萬的車型,在二手車交易平台中的報價基本上都在RMB4~5萬左右。
下面這位博主在爛尾車問題的嚴重性方面說的很透徹,這不僅僅是汽車壞了那麼簡單的問題,而是人命關天的大事。
保安大哥說,2025年中國新年期間的停車場裡,有1/3都是爛尾車。新年回家有車不敢開,這就是新能源車爛尾潮給車主們的新年禮物。車壞了沒人修,配件沒得換,軟件系統更是更新不了,甚至還可能高速上突然熄火。車企爆雷,把多少普通人拖到了噩夢裡。
吉越車企有15,000個車主成了爛尾車主的最新成員。這個品牌在新年前後就有車主保險槓壞了,想修卻發現配件沒有辦法供應。無奈之下,車主只能自己開車跑幾百公里,去拆別人的報廢車的配件來去做替換。折騰了半個月,勉強裝上了。但是車的問題依舊不斷,倒車雷達壞了,智駕系統觸發剎車,有一次差點自動停在高速路的快車道上,生命都有危險。
再早一點時間,威馬車企的車主更慘,2023年企業重組之後。10萬個車主就成立了所謂的自救聯盟,論壇里到處都是車主自學修車的帖子。他們要拆配件,要裝軟件的補丁,簡直就成了新能源車主的荒野求生記。有的威馬車主就調侃自己,說買新能源車送一整套的汽修技能包。這話聽起來是有點可笑,背後全是新能源車主的眼淚。
還有更絕的,智能駕駛的新能源車爛尾以後,軟件就不更新了,沒有智能了,直接變成了單純的電動車,有的人開了一半中控屏突然死機,連時速多少都看不到。只能靠運氣開到路邊,然後重啟。你敢想嗎?幾十萬的車最後得靠重啟來續命,這比諾基亞還慘。
中共的電動車低價向全世界傾銷,是損人而不利己的行為。
這些低價電動車擠壓了歐洲本土品牌(如大眾、Stellantis)的市場份額,導致歐洲車企2024年裁員約5萬人。低價競爭也導致歐洲汽車製造業萎縮,影響相關供應鏈和就業。
另外一方面,在2024年,部分中國電動車因銷售放緩和運輸瓶頸堆積在歐洲港口,最長滯留達18個月,港口被形容為「停車場」。
2024年6月,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1%的臨時反補貼關稅,這導致了中國電動車在歐洲銷量下滑,2024年8月註冊量減少近一半,市場份額降至8個月低點(約7.5%-8.5%)。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表示:「大家似乎只看到中國電動車的銷售量,占有率,甚至外銷量在增加。可是都忽略了他的利潤率是不斷地惡化,中國很多車廠的銷量在增加,但是為什麼還賠錢?就是產能過剩(Over Capacity)。
其實外界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共當局要推出這種補貼、低價傾銷『損人不利己』的政策。這種做法很容易惡化中國跟其它國家的貿易關係,造成很多的貿易上的阻礙。
歐美如果採取報復手段,中共又照慣例要報復回去,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這個惡性循環對中國現在很不好的景氣會是雪上加霜。」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請記得點讚、訂閱、留言,並分享給您的朋友,感謝您的支持。我是美玲,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