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帶著女兒金主愛出席新型驅逐艦「崔賢號」下水典禮。(圖片來源:朝鮮官媒)
【看中國2025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21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至咸鏡北道清津市視察5000噸級驅逐艦的下水儀式,未料卻親眼目睹了足以讓該國顏面盡失的重大失誤,也就是艦體因為下水過程操作不慎,導致其底部出現破洞,而讓艦體失去平衡,這次嚴重事故讓他直喊著要對相關人士究責。
22日,根據朝鮮官媒《朝中社》報導指出,金正恩在21日前往清津造船廠,以對新建的5000噸級驅逐艦的下水典禮進行指導,豈料在下水的過程之中,因為相關人士指揮不當、操作不慎,而沒能夠保證台車移動的平行性,致使艦尾部分的下水滑橇脫離擱淺,導致艦體底部「出現破洞」,以致失去平衡,而發生嚴重事故。
金正恩親眼目睹了丟臉的慘況。他憤怒表示,這是相關單位缺乏責任感,而且不謹慎所導致的,是一個無法被輕易饒恕的重大過失及犯罪行為,讓國家尊嚴一夕之間遭踐踏在地。
金正恩稱,在這個月即將會召開黨中央全員會議,不得不嚴正提出警告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的軍需工業部、中央船舶設計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國家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等相關單位,以及清津造船廠相關勞工,因為缺乏責任感所造成的缺失。
金正恩表示,修復該艘船艦因為下水失誤造成的破損,這是相當迫切的問題,而且這次失誤已是攸關國家權威和尊嚴的政治問題,所以必須於在黨中央6月全員會議之前得到解決。
據韓媒《韓聯社》分析,這次於清津所下水的5000噸級驅逐艦,其與4月25日於南浦港下水的5000噸級新型驅逐艦「崔賢號」,屬於同一等級的。
朝鮮首艘驅逐艦高調亮相 專家:看似空殼子
據《朝中社》報導,4月底,「崔賢號」驅逐艦在南浦港舉行下水儀式,領導人金正恩還聲其搭載了為海軍艦艇建造的「最強大的武器系統」,且將於2026年初投入部署。
由於被視為朝鮮的第一艘驅逐艦,使得《美聯社》等外媒也對其進行相關的報導,且引起國際專家、學者關注。但又一名軍事專欄作家「軍武次位面」卻在《騰訊網》上發文披露,這艘驅逐艦的謎團根本尚未被消除。
因為在一艘水面艦艇的艦橋,指揮的位置應有航行儀表板、航行圖和數位戰術資訊鏈路等相關設備;且操控位置也會有通話設備及燈光信號控制面板等,同時於一門之隔也應設有海圖室和通訊室。
然而,根據朝鮮官方提供的照片中,可見到陽光透過玻璃直接映於地上,根本並沒有上述的設備。對此,「軍武次位面」則認為該艦根本還沒有安裝相關的設備。
在另外幾張俯拍的畫面中,「軍武次位面」更指它甚至都還沒有煙囪。雖然煙囪看似簡單,但卻具有除塵、噴水和降溫紅外線抑制等功能,其十分複雜。
由於「沒有煙霧」排出的現象,因此指稱「崔賢號」驅逐艦可能根本並沒有主機的存在,甚至還可能是由其他拖船來進行牽引。最後對這艘驅逐艦的導彈提出質疑,而認為它的技術來源不太可靠。
儘管部分媒體將「崔賢號」驅逐艦視為一個新的區域威脅,可是根據「軍武次位面」的分析認為,其若要構成威脅似乎還差一段距離。
專家據衛星畫面研判「崔賢號」似乎尚未完工
4月28日、29日,朝鮮最新成軍、5000噸級的多功能驅逐艦「崔賢號」進行實彈測試,其展現包括防空飛彈、戰略巡弋飛彈、超音速巡弋飛彈、127公厘口徑艦砲和各式反艦系統的能力,金正恩似乎想要對向外界展示其軍事技術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不過專家根據衛星的畫面研判,該艦似乎尚未完工,且動力系統仍還無法正常運轉,其距離正式服役恐有一段距離。
根據軍事新聞網站Naval News報導指出,今年稍早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據衛星畫面,推估朝鮮在4月25日舉行的「崔賢號」多功能驅逐艦下水儀式,該艦全長約142公尺,排水量約4500噸到5000噸之間,其與韓國FFX造艦計畫包括了「忠南級」、「大邱級」巡防艦有明顯相似的構造,同時與韓國海軍神盾艦、「忠武公李舜臣級」(Chungmugong Yi Sun-class)也有部分類似的設計。
報導稱,「崔賢號」驅逐艦若與同噸位等級艦艇相比較,其擁有更強大的火力配置,而且可以操作的飛彈種類有可能多達5種,該艦上的垂直發射系統(VLS)有多達74套,同時還有8組的傾斜式飛彈發射器。其中,在艦艏的部分有44組的垂發飛彈艙,在艦艉部分還配置30組的垂發系統。
專家研判表示,在「崔賢號」的艦艏部分有32組小型VLS,應該是用來操作短程至中程防空飛彈(SAM),而另外的12組中型VLS,似乎是搭載了反艦或者巡弋飛彈,且艦載VLS也全數都採用了冷發射的設計,且具備一定程度的傾斜角度,以免造成飛彈點火失敗,導致彈體落在艦上的情形出現。
儘管據韓聯社報導,4月30日,朝鮮官媒證實在朝鮮飛彈總局、國防科學院和探測電子戰總局等單位的合作下,在4月28日、29日展開了該艦搭載的各式武器系統測試,同時領導人金正恩也在女兒金主愛陪同之下,親自出席觀摩,還指示必須加速讓海軍艦艇能夠撘載核武,不過,專門監控、分析朝鮮動態的機構「北緯38度」(38 North)則指出,就算朝鮮宣傳做好做滿,可是由衛星畫面研判,該艦距離完工似乎仍還有不小的落差。
據「北緯38度」分析認為,從「崔賢號」舉行下水典禮,進行測試之後,仍還需要使用拖船移動回至乾塢來看,此艦的推進系統似乎並沒有裝配完備,而且由朝鮮官媒公布的畫面顯示,並沒有出現任何該艦使用了自身動力航行的跡象,以致在進行實彈測試後,仍須完成推進系統工程,才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