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心魔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免費圖片)
您能想像嗎?一本書寫成於1938年,卻直到2011年才第一次正式出版問世,整整被封存了70多年嗎?這本神秘的書就是拿破崙·希爾的《戰勝心魔》。
希爾是誰?有一本風靡全球的成功學經典《思考致富》,他就是那本的作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寫完《思考致富》之後,他筆鋒一轉,寫下了一本完全顛覆世人觀念的書:《戰勝心魔》。然而,這本書卻遲遲沒有問世,原因是什麼?
最早看到書稿的是希爾的妻子。她看完後嚇壞了,當即勸希爾:「這書絕對不能出版!如果公開了,我們整個家庭都可能遭殃!」她認為書中的內容太過顛覆、太過敏感,甚至可能觸怒當權者或宗教團體。希爾非常愛他的妻子,聽從了她的建議,將手稿鎖進了保險箱,一鎖就是幾十年。
1970年,希爾去世。到了1984年,他的妻子也離世。這部神秘手稿輾轉落到他們的侄子——約翰遜博士手裡。大家或許會以為:這下終於可以出版了吧?結果還是不行。因為這次反對出版的,是約翰遜博士的太太!她堅決表示:「只要我還活著,這本書就別想問世!」
於是,《戰勝心魔》再次被塵封,直到2011年,也就是70多年後,反對出版的家族成員全部過世後,這本書才終於公諸於世。
但就算是這樣,它還是「不完全版」。出版時,編輯沙朗·萊西特刪去了不少內容,認為那些內容太過敏感。但即使是這個「刪節版」,也足以讓讀者大開眼界、心頭一震。
希爾到底寫了什麼 讓這本書成為禁書?
《戰勝心魔》的核心,是希爾筆下與「魔鬼」的一場訪談。是的,不是象徵意義上的魔鬼,而是書中直接記錄了他與「魔鬼」之間的對話,活脫脫像是一場靈界採訪。
希爾開門見山地問:「你是誰?住在哪裡?長什麼樣?」
魔鬼回答:「我沒有肉體,是由消極能量組成的」。我在每個人的腦袋裡都佔據部分領地。自然界中每一個原子都分成兩半,有正面能量,負面能量。我,就是那負面的能量。」
希爾問:「如果你佔據了能量和物質的一半,那麼,誰佔據了另一半呢?」
魔鬼說:「另一半被我的對手佔據著。就是你們凡夫俗子稱謂的神。」
希爾又問:「你是想說,天地萬物被你和神分而治之?」
魔鬼說:「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事實。我的對手管理積極的想法。比如愛、信心、希望和樂觀。而我,操縱的是消極的想法。」
希爾問:「那你是怎麼操縱人類的呢?」
魔鬼說:「這太容易了。我不過是溜進去,佔領人類頭腦中不用的那部分空間。我是在人們心裏播下消極想法的種子,這樣我就能控制人心靈的這部分空間。」
我住在人們內心的恐懼中,佔據那些大腦中空閒、未被使用的部分。我是自然界中負能量的化身,而正能量則屬於我的對手,你們稱之為神。」
這段對話極具戲劇性,也讓人開始反思:我們日常的恐懼、焦慮、貪婪、虛榮……,是否真的只是「自己」的想法?因爲魔鬼說那是他的特點。
魔鬼最常用的六種恐懼武器分別是:
害怕貧窮;害怕批評;害怕生病;害怕失去愛;害怕年老;害怕死亡。
魔鬼說,他最常用的是其中的兩個:對貧窮的恐懼與對死亡的恐懼。
這是不是讓人想起2008年金融海嘯?一場經濟危機讓整個世界陷入恐慌:民眾不再消費,房市崩潰,股市暴跌,整個金融體系幾乎崩潰。而當時的問題本質上,不正是集體性的「恐懼」嗎?
還有新冠疫情。真正讓這個世界混亂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所導致的行為。口罩、封城、疫苗爭議、恐慌性搶購……這些行為有多少是出自理性,又有多少是魔鬼所說的「負面情緒的佔領」?
魔鬼的三大預言 兩個已成真 還有一個正在等待?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部分,是魔鬼提出了三個預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
此書寫於1938年,而二戰在1939年爆發,美國在1941年正式參戰。這個預言幾乎準確無誤。魔鬼在書中還得意地說,第一次世界大戰與1929年大蕭條,都是他用「恐慌」這一招搞出來的。
香煙的成癮本質
當時社會普遍認為抽煙是一種時尚,並不知道香煙會上癮更會致命。但魔鬼在書中直言,他利用香煙這種「上癮物質」引誘青少年步入陷阱。後來,美國科學界直到1988年才正式確認香煙是成癮物,而禁煙運動才逐步展開。
整本書,揭示了魔鬼是如何用它的三板斧:恐懼、上癮、欲望,讓人們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從而自己毀滅的。聽起來很荒謬,卻又處處貼近現實,試想有幾個人能夠逃過的?
魔鬼操控人類的三大武器我們再來仔細看一下:
恐懼:恐懼,是魔鬼最老練也最隱蔽的工具。它不需要實際發生什麼事情,只需要在你心中種下一顆懷疑與不安的種子,就足以讓你陷入精神的牢籠。讓你害怕失敗、害怕貧窮、害怕死亡。宇宙的理是:你越是害怕什麽越是和什麽綁在一起,就像人的影子一樣,如影隨形。魔鬼不需要摧毀你,它只要讓你害怕,你就會自我放棄。
上癮:甜蜜的陷阱
從香煙到手機、從毒品到網路遊戲,讓陷在其中的人無法自拔。
上癮是一種現代人集體掉入的深淵。它不再是單指毒品或酒精,而是更日常、更無害的外表——手機、短影音、社群按讚、購物欲望、甚至是被認同的感覺。你以為你在消遣,其實你在被掏空;你以為你在放鬆,其實你在麻痹;你以為你可以掌控一切,其實你早已失控。
最可怕的是,人們對於上癮毫無警覺,甚至為它辯護:「大家都這樣啊」、「偶爾放鬆沒關係吧」、「我能控制我自己」。但事實上,大多數人早已被慾望操縱而不自知,心智早已被馴化得毫無反抗力。
其實上癮是魔鬼給人類最溫柔的一把刀,讓人一邊痛快地享受快感,一邊慢慢腐蝕自我意志,直到徹底淪陷,毫無自救能力。
欲望:用糖衣包裹的牢籠
慾望是用金錢、美食、虛榮、色情誘惑你,一旦你沉迷其中,就會失去判斷力。當慾望失控、膨脹、無限延伸,魔鬼便有了可乘之機。它不需要直接逼迫你,它只要給你一點點甜頭:金錢的幻象、外貌的虛榮、情色的刺激、權力的滿足,然後讓你自動走進它設計好的牢籠。
你會為了更多金錢而犧牲原則;為了名聲虛榮而失去真實的自己;為了一時快感而墮落自我;
然後在迷失的過程中,你以為自己選擇了「自由」。
事實卻是:你正在被操控。這正是魔鬼的高明之處——它從不強迫,它只「引導」。而人類的貪婪與無明,恰好為它打開了大門。
魔鬼的險惡不是控制你的行動 而是操縱你的思維
這些東西看起來都不是「魔鬼」的招數,但正因為人們如此容易被誘惑,才更容易掉入魔鬼陷阱。而太多的人,已經認同了這樣的狀況,一旦揭示出真相來,首先跳起來的是那些被魔鬼纏身的人類自己。
魔鬼最險惡之處,在於它根本不需要現身。它只是透過你的恐懼、你的成癮、你的慾望來運作。它躲藏在文化、娛樂、教育甚至社交媒體中,用甜言蜜語和感官刺激,讓人一步步放棄深思、放棄判斷、放棄靈魂。
你可能每天工作賺錢、努力生活,但從未真正自由。因為你的所有選擇與行動,都建立在「被恐懼、被慾望、被上癮驅使」的反應上,而不是出於真正的清醒與意志。我們靜下來的時候,可以反問一下自己,我為自己真正的活過嗎?那個真我是不被恐懼、欲望、上癮所動的。
為何這本書,73年後才敢出版?
因為魔鬼最怕的就是「人開始看清真相」。
一旦人們意識到自己被什麼所控制,你就有了選擇權;一旦你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來源,你就可能掙脫無形的枷鎖。
這本書之所以長年被壓制,不是因為內容危險,而是因為它揭露了控制的真相:控制人類,這樣人類就變成一座監獄,而且戰爭不斷,只需要讓人沉溺於恐懼、慾望與上癮的輪迴裡,自己便會交出自己的靈魂。
真正的自由,不在於你做了什麼,而在於你是否清醒地選擇了什麼。魔鬼從不休息,但你可以選擇醒來。
希爾的警告與啟示
在訪談接近尾聲時,希爾問魔鬼:「你最害怕什麼?」
魔鬼說:「我最怕那些能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不被情緒操控的人。」
這句話聽起來平淡,卻如驚雷擊中內心。因為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魔鬼的俘虜。
真正的魔鬼,肉眼凡胎看見的不是披著尖角與火焰的惡魔形象,而是那個用舒適包裹懶惰、用娛樂掩飾空虛、用恐懼操控選擇的「看不見的力量」。它不強迫你,它誘導你;它不恐嚇你,它誘惑你。它最懂得人性的弱點,因為它根本不在外面,它住在你我內心的陰影裡。
魔鬼最擅長的,不是打擊人類,而是「分散注意力」;讓你無法靜下心來思考;讓你總是被情緒帶著走,那些總是發脾氣,一碰就着火的人,更是被牢牢地控制住了。讓你日復一日過著看似合理、實則麻木的人生。而你以為自己選擇了生活的方式,其實只是順從了它安排的程式。
被控制的98%人群
「我掌控了98%的人類,因為他們不會思考,也不願自己做決定。他們習慣隨波逐流,自動交出主權。」說白了,而那2%沒有被魔鬼控制的人,就是那些能夠主動選擇思考、勇敢面對內心黑暗、並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
而這正是希爾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讓你害怕魔鬼,而是教你如何戰勝心魔。因為真正的魔鬼,不在外面,就在你我心中。
無論你把這本書當成寓言故事、心理探索,還是靈界訪談,它都提供了一種深刻的反思:我們的思想,是誰在掌控?
恐懼、上癮、欲望,是你自己無法克制,還是你被什麼力量牽著鼻子走?
魔鬼說:「我不是你們創造出來的幻象,我就活在你們的頭腦裡。你們不清醒,我就永遠當王。」但如果我們開始醒來,魔鬼就會失去力量。
魔鬼說 我最怕的是會獨立思考的人
這是全書最值得我們反覆思考的一句話。
魔鬼說:「我最怕的人,是那些會獨立思考的人。」這句話,看似是一句警告,其實是一個指引。
我們並不是無能為力,我們不是只能任憑命運擺佈、讓世界的亂象把自己拖下水。相反地,只要我們能學會自己思考,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做出這個選擇;是我的理性決定的,還是出於恐懼;我是被慾望驅使,還是真心想要?
只要你開始思考,開始對抗那股“讓你懶得思考”的聲音,你就已經開始走上了「戰勝心魔」的道路。
一位「思想家」將誕生 揭示生死之謎 終結魔鬼的統治
一位「思想家」將誕生 揭示生死之謎 終結魔鬼的統治。這是最終極的預言,也是唯一尚未應驗的。
魔鬼坦言,他真正害怕的,是那些能「獨立思考」的人。他說:「如果未來真的出現一位能揭開生命與死亡真相的思想家,那將是我毀滅的時刻。」
不過,魔鬼的第三個預言,卻也是給我們帶來了希望:一位「思想家」將誕生,揭示生死之謎,終結魔鬼的統治:這位“思想家”或許早已出現,只是人們還沒有發現,如果你想去了解,建議可以去讀一篇經文《爲什麽會有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