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一名警衛站在臺灣富士康在印度金奈市郊工廠的入口處。(圖片來源:STRDEL/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彭博社報導,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已開始要求數百名中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從其位於印度南部的iPhone工廠返回中國。這一行動大約從兩個月前開始,已有超過300名中國員工離開該工廠,而大部分來自臺灣的支持人員仍留在印度。由於信息敏感,員工均不願透露身份。知情人士透露,這一遣返舉措給蘋果公司(Apple Inc.)在印度的製造業務帶來了明顯衝擊。
目前尚未公開富士康為何突然做出這一決定。據彭博社報導,今年早些時候,北京官方曾口頭鼓勵相關監管機構限制向印度及東南亞地區的技術轉移和設備出口,意圖阻止製造業大規模轉移。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曾稱讚中國工人的技能和專業精神,並指出這是蘋果選擇將大部分生產設在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非單純依賴更低成本。
知情人士稱,工廠技術團隊的撤離將減緩印度本地勞動力的培訓和製造技術的傳授,可能使生產成本增加。雖然工廠質量不會受顯著影響,但裝配線效率可能下降。與此同時,富士康計畫引入臺灣和越南工人替代離開的中國員工,並調整機器設備以適應印度工人操作,現有設備多使用中文軟體,需要改裝為英文版本。
供應鏈多元化受阻,中印地緣政治影響凸顯
近年來,蘋果為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開始逐步將部分iPhone組裝業務轉移至印度和越南。此舉受到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推動,他鼓勵企業生產多元化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然而,中國對此反制,收緊了稀土礦物和技術出口限制,並限制熟練勞動力向外流動。
中印兩國關係複雜且緊張,儘管近年來有所緩和,但邊境衝突、簽證限制以及對中國應用程序的禁令等因素,令技術與人才流動受限。印度是全球重要的電子製造基地,約佔全球iPhone產量五分之一,蘋果計畫至2026年底實現大部分iPhone在印度生產,儘管這一計畫面臨高成本及技術挑戰。
富士康的技術人員撤離被認為與這一複雜的地緣政治背景密切相關,反映出中印在技術、製造業和人才控制方面的博弈。蘋果和富士康均未對撤離事件發表評論。
技術轉移難題加劇,蘋果新產品產能或受影響
富士康對印度政府已通報將撤回中國技術人員,但未透露詳細原因。消息人士稱,富士康正積極升級設備軟體和機器,以便印度員工能夠操作,預期將在數月內完成改造。與此同時,臺灣和越南工人將作為替代力量加入生產線,儘管新員工的經驗水平尚難與被替代的中國技術團隊匹敵。
這一調整時值蘋果準備發布包含新機型iPhone 17 Air在內的iPhone 17系列,富士康在印度的新工廠建設也在推進中。技術和人員的變動或將拖慢生產節奏,影響新機型的產量和上市時間。蒂姆·庫克此前曾強調,熟練中國工人的貢獻對蘋果製造體系不可替代。
業內分析認為,富士康此舉可能反映出對國際形勢的應對策略,同時也暴露出蘋果製造多元化戰略中的挑戰。供應鏈轉移並非簡單搬遷,更涉及技術知識傳遞、熟練工人培養和政治環境的複雜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