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血鉛真相 或許遠比你想像得複雜(圖)

作者:端端醬 發表:2025-07-13 07: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甘肅
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圖片來源:網路)

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共有251名兒童接受檢測,結果顯示233人血鉛異常,其中四成血鉛水平達中度或重度中毒標準。孩子們出現腹痛、脫髮、牙齦黑斑等症狀,更令人震驚的是,當地檢測稱「正常」的孩子,在西安醫院卻被確診為中度甚至重度中毒,檢測結果相差幾十倍。

調查通報迅速出臺:兩份食品樣本中檢出嚴重超標鉛含量,分別高達1052 mg/kg和1340 mg/kg,源於後廚使用網購彩繪顏料(包裝明示不可食用)。8人被刑拘,多位地方官員被問責。

這一處理看似「快速而完整」,但是否也過於迅速?

本地檢測與西安醫院結果相差數十倍(如兒童A本地血鉛值為82μg/L,西安檢測為512μg/L),遠超《血鉛臨床檢測技術規範》允許的誤差範圍(±10%)。

我們有理由質疑:這起「人為添加」事件是否也落入了一個熟悉的處理模式——個體歸因,系統失語。

在公共衛生和環境污染事件中,「快速定責個體、弱化結構責任」的處理邏輯並不新鮮。

這一模式往往呈現為:歸責個體→定性孤例→事件結案→系統失改。

一、甘肅,污染早已不是新聞

甘肅是典型的資源型省份,相關地區長期存在鉛污染歷史:

2006年天水麥積區吳家河村:冶煉廠排放致334名兒童血鉛異常;

2009年隴南徽縣:鉛煙塵超標800倍,373名兒童重度超標;

2015年金昌市:農田土壤鉛濃度超200 mg/kg;

2018年白銀市:42%耕層土壤鉛超標。

全國土壤監測數據顯示,西北工業與農業交界地區普遍存在重金屬積累,甘肅中東部乾旱農業區土壤鉛積累率高達72.5%。

天水這次大規模血鉛異常,是否只是長期環境暴露+一次投毒疊加的結果?

二、國際經驗:弗林特危機之後

2014年,美國密歇根州弗林特市爆發鉛水危機,是一次典型的制度性失敗:

政府擅自更換水源,水管鉛析出,致使逾9000名兒童受影響;

初期否認,居民自行送檢揭露問題;

聯邦政府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撥款1億美元更換一萬多條鉛管線;

制定《飲用水安全法》修正案,完善檢測和披露機制;

州政府最終支付6億美元賠償。

美國環保組織NRDC指出:鉛污染影響的不只是兒童,成人也可出現高血壓、腎功能損傷、神經退行等慢性問題。兒童更易受害,但鉛從不區分年齡。

三、政府應如何正確處理?

對照弗林特事件,天水的應對明顯顯示出體系性回應不足:

沒有開展系統性環境排查與溯源;

本地與異地檢測機構結論嚴重不一致,卻缺乏統一質控與覆核機制;

快速鎖定幼兒園責任,但未見啟動城市級風險評估與治理措施。

過往,甘肅天水並非毫無治理嘗試,但過往呈現出「事件推動、媒體曝光、短期整治」的碎片化模式。地方治理依賴上級督辦,基層環保和公共衛生系統面臨長期資源短缺。

四、如何避免下一次「慢性中毒」?

1.建立獨立環境調查機制

由生態環境部牽頭,聯合國家衛健委、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天水及周邊過去10年空氣、水體、土壤與排放展開全面溯源。

2.檢測數據全面公開

所有檢測報告應標明送檢醫院、檢測方法、原始數據及覆核情況,接受家長和公眾交叉驗證。

3.納入國家重點治理區

將天水劃入「重金屬污染治理重點區」,類比「長株潭鎘治理模式」,推進農田修復、污染源封堵、企業搬遷等系統整治。

4.校園環境風險等級排查與改建

對托幼機構與學校進行環境風險評估,建立紅黃綠等級標準,嚴重超標者搬遷或封閉整治。

5.建立兒童環境健康檔案制度

依托社區衛生體系,定期對0–12歲兒童開展血鉛等常規篩查,形成動態資料庫。

6.推動《重金屬污染防治法》立法

明確政府與企業在隱瞞、延遲污染信息披露中的法律責任,設立環境公益訴訟綠色通道。

鉛沒有顏色,也沒有氣味。但它可能埋在你家的土壤裡、水管裡、空氣中,或者——治理者不願面對的「責任黑箱」裡。

「彩色發糕」或許只是一個爆發點。真正的問題,在於那背後是否存在未被識別、未被治理、未被公開的系統性暴露。

這起事件的意義,不該止步於封鍋、封人、封口。而應成為一個溯源、制度改革、以及對公眾信任重新構建的起點。

作者註:十幾年前,我剛做記者時的第一個身份是環境記者,後來做過食品安全與醫療健康報導。我調查過全國土壤污染,追蹤過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深知環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對個體健康與社會信任的破壞力。而如今,作為一位母親,當我看到天水這些孩子的血鉛結果,看到家長們自救時的孤立無援,比任何時候都更讓我痛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端端醬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