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演習調整中共對台威脅想定 學者分析一次看(組圖)


陸軍269旅新北八里實戰化演練,圖為國軍士兵登上雲豹裝甲車並後撤。(圖片來源:中央社)
陸軍269旅新北八里實戰化演練,圖為國軍士兵登上雲豹裝甲車並後撤。(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7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國軍為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於18日落幕,學者林穎佑表示,從演習過程可知,國軍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想定有進行調整,將城鎮韌性演習納入漢光軍演;專家楊太源、揭仲肯定演練成果,並建議未來反無人機應納入實兵演練的重點。

根據中央社報導,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從9日至18日登場,期間歷經灰色地帶襲擾應處、應急作戰階段及聯合反登陸作戰、濱海暨灘岸戰鬥與縱深防禦與持久作戰階段,並以無劇本、實戰化為原則,驗證防衛作戰計畫。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今天受訪表示,今年「漢光41號」演習把灰色地帶襲擾應處納入操演項目,除讓演習日程拉長外,也讓官兵能透過實際演訓該如何應處,在演習過程,除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外,從備戰部署、反登陸灘岸殲敵及縱深防禦持久作戰等層面都有配合「有想定、無劇本」的實戰化方式在做操演。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則觀察到,透過一些公開細節可看到,國軍吸取近年來國外戰爭的經驗而做出了精進。包括過去愛國者防空飛彈連進駐台北市部署,通常是一整個連集中在一地,但今年採取分散部署方式,例如部署在松山機場外的愛國者飛彈連,這次就分散部署在基隆河南北兩側的美堤與觀山河濱公園,實務面上減少了被敵方一舉摧毀的機率。

林穎佑指出,演習過程還能發現國防部對中共軍事威脅的想定有做調整,從過去預想「大軍攻台」,轉為設想中共可能以第五縱隊、突擊隊等多重方式攻台,例如憲兵赴捷運龍山寺站、善導寺站的演練,就是想定中共小部隊直取政經中樞,因此國軍必須以輕步兵的守備部隊快速應對。

談及這次漢光演習的優點,社團法人安全台灣學會理事長楊太源說,從過去5天4夜拉長至10天9夜,透過長時間作戰高壓環境,來讓國軍參演官兵感受未來作戰場景的精神跟肉體壓力;動員2萬2000名後備軍人,規模是歷年之最,且後備役官兵實際參加演練操演項目,不僅是單純訓練,能讓後備戰力逐漸提升。

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表示,國軍官兵這次表現優異,不僅志願役官兵在戰技跟「戰術體能」上有不錯表現,陸軍步兵206旅11日的臨戰訓練更令人印象深刻,5天前才報到的後備軍人,全程在滂沱大雨下進行各項演練、保持專注,證明在經過了一定的訓練,這些6天前的平民,已經轉型為軍人。

這次演習多次赴現場觀摩的揭仲指出,這次漢光演習許多課目的演練內容,更符合實戰情形,像陸軍機步269旅15日在做縱深防禦操演,全部過程都按照戰術要求進行,而不是以往國軍勇往直前大膽衝鋒,最終以揮舞國旗告終的戲劇化場面。

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資深研究員的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在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則表示,這是一場「很棒」的演習,而台灣軍隊進行實戰化訓練是至關重要。

蒙哥馬利指出,對台灣而言,如何更有效運用後備軍人是關鍵議題,台灣必須調整現役跟後備兵力的平衡,這次有餘2萬名後備軍人參與漢光演習,「是很好的起點」。

陸軍206旅官兵林口小學實施臨戰訓。(圖片來源:中央社)
陸軍206旅官兵林口小學實施臨戰訓。(圖片來源:中央社)

以往搭配漢光進行的防空「萬安」、民防「民安」演習,今年的漢光41號演習則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對此,林穎佑表示,過去萬安、民安演習跟漢光演習的連動性不高,此次城鎮韌性演習納入漢光演習一部分,能讓民眾了解現代戰爭已不分前方、後方,在戰火下民眾必須能夠保護自己,這也成為了台灣仿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實踐全社會防衛韌性重要的一環。

軍方近年籌獲各式新式裝備,海馬士多管火箭飛彈系統、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拖式2B反裝甲飛彈也在今年漢光演習亮相,雖然陸軍正做換裝的M1A2T戰車沒有納入演習操演,但也在演習中做實彈射擊。

舒孝煌表示,國軍近年來陸續獲裝大量新式裝備,但新裝備跟現有的軍事組織、文化仍在磨合階段,雖然海馬士系統跟雄三增程型反艦飛彈已亮相,但要如何有效偵獲遠方的目標、發揮戰力,以及避免遭到敵方打擊,仍待觀察。

由於漢光演習前夕,颱風丹娜絲造成南部地區嚴重災情,國軍也即時調度兵力,支援地方災後復原。對此,林穎佑表示,台灣該如何應對複合式危機,成為下個階段需面對的議題,這次颱風丹娜絲的情況是很好印證,雖然颱風打亂操演進度,但國軍仍持續演習,這如同在戰場上雖然敵軍砲火造成了社會災損,但軍方不可能全力協助災害,仍需靠民間力量來救援或善後。

林穎佑說明,台灣目前在災害防救上的想定,中央政府的應對是戰災情況之想定,但部分地方政府依然採取天災的處理方式應對,忽略戰爭時期的環境情況。像部分「戰時民生必需品配售演練」是在光天化日下,民眾集散中心位處高處的學校禮堂,這便忽略戰爭時可能遭遇敵空襲及飛彈攻擊等情況,反倒會造成更大的平民傷亡,因此日後在災害防救的情節想定,應該納入戰爭有可能的附帶傷害作為參據。

談及未來漢光演習待精進之處,楊太源表示,面對共軍大量操作攻擊型無人機,此次並無看見太多國軍有關於反無人機的運用。在國外戰場上常見戰甲車搭設反無人機鐵網等作為,此次未見操演部隊有相關作為,未來台海戰場上的地面作戰,低空無人機的威脅將會是一大來源。

揭仲亦認為,除特戰部隊外,國軍其餘地面部隊在演練過程,並未大量運用無人機,也很少看到防範共軍無人機的作為,待國軍各型軍規跟商規軍用無人機大量配發部隊,以及無人機運用跟反無人機的相關準則也頒布後,應該作為往後年度實兵演練之重點。
 
楊太源表示,此次演習較少看到聯合作戰的項目,往往均是各兵種、各作戰區在各自演練科目,看不見聯合作戰、聯防機制的展現,當然可能也跟演習想定有關。

揭仲指出,在每一階段演練結束後,國防部其實能夠透過模擬戰時訊息發布的方式,向民眾跟媒體說明過去這一段時間的演練情形,這也是未來能夠精進的地方。

蒙哥馬利有些憂慮表示,儘管美方派出觀察員在場,漢光依然是台灣單方面進行的演習。雖然台灣跟美國都不希望與中共交戰,但若走到那一步,戰爭就需要雙邊或多邊合作,不會僅是台灣單獨對抗中國共產黨。

據此,蒙哥馬利呼籲,漢光演習應該逐步走向雙邊演習,納入美國海軍、空軍與陸軍人員來進行整合訓練,美國國會已於2023年通過的「台灣強化韌性法案」則已指示美國國防部增加跟台軍的聯合演訓次數。他認為,漢光演習非常適合做這樣的訓練。

蒙哥馬利指出,美國跟台灣不應該因為擔心激怒中共而裹足不前,應該盡可能推動台美「協同作戰能力」(interoperability),「我們越早做到這點,就越早能有效嚇阻中共做出任何愚蠢的行動。」

蒙哥馬利認為,若中共企圖在川普政府期間以脅迫手段對台統一或者迫使台灣放棄任何形式的獨立或主權,他相信美國將會介入,因川普政府明白,台灣攸關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一旦台灣失去了獨立性,將導致美國的經濟安全及國安出現長遠損害。

談及台灣國防預算,蒙哥馬利表示,今年提升到3%已經足夠,到賴清德政府任期結束前,5%是一個不錯的目標。

蒙哥馬利表示,台灣面臨最危險情境是中共跨越台灣海峽的侵略行動或大規模封鎖,但最可能發生的則是中共持續加大對台的施壓,包括金融、能源及通訊上的壓力,以及提升網路攻擊、假訊息及影響力作戰,這些手段均是為了瓦解台灣民眾的意志。

蒙哥馬利關注台灣國防議題,也經常訪問台灣,他預計今年7月底再次訪台,期間將跟「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一起做兵推,模擬以能源為基礎,並結合網路攻擊的經濟戰爭,來探討台灣電網的脆弱性,以及應該如何協助台灣防止共軍或中國海警干擾物資進口等議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