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成融資工具 中共地方債危機全面爆雷(圖)

作者:張彥宗 發表:2025-07-22 09: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人民幣
人民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7月22日訊】近日,審計署發布的《國務院關於202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受到廣泛關注。

據報告信息披露,全國範圍內的11個地區15戶融資平臺等通過發行非標金融產品、借款等方式,向1600多人、45家公益組織和村集體融資,新增隱性債務1.5億元。

《中國慈善家》記者跟蹤了其中一條線索,發現福建晉江市城投集團2020年向這個縣級市的慈善總會借款10億多,至今這筆巨款一直沒還上。

2023年,這筆原本在賬本上被標記為「借款」的慈善資金,性質被改為「委託」,意思是慈善總會委託城投搞理財增值的。事情引發爭議後,晉江市城投集團承諾,將在兩週內歸還資金。

要理解這個事,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慈善組織將善款用於理財增值,一直是慈善行業高度敏感的話題,一般慈善機構對此非常謹慎,因為包賺不賠的理財是不存在的,一旦導致慈善資金虧損,不僅無法向民政等慈善管理機構交代,更會讓捐款人傷心,沈重打擊捐款熱情。

但要強調的是,在這個事中,晉江城投並不具備發布金融理財產品的資質,也就是說,不管怎麼改變說辭,這筆巨資的性質就是借款而不是委託理財。

這讓人好奇,晉江市城投是怎麼有能耐借到這筆巨資的。因為現行多部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慈善組織以投資名義向個人、企業提供借款」,「基金會不得向個人、企業直接提供與公益活動無關的借款」。

《中國慈善家》記者聯繫晉江市慈善總會辦公室,但截至發稿前,未獲得相關負責人的回應。這讓人感覺,該機構對記者探尋這筆巨資的操作情況,相當冷淡,甚至可以說有排斥的態度。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被市裡借走了10億元以上的資金,而且5年都要不回來,審計署點明批評,媒體跟進採訪,不正是索要這筆巨資的最好時機嗎?

為何慈善總會的人讓人感覺緊張兮兮,好像生怕說錯做錯什麼,一聲不吭。

將板子打在晉江市慈善總會身上,或許有失公允,借不借都為難。

設想一下,市城投集團是晉江市融資平臺,而這個平臺情況相當不妙。媒體報導,2024年9月,它的總債務為627.38億元,其中短期債務佔比達到46.96%,較2021年增加超12個百分點。

沈重的債務負擔使其資金鏈緊張,急需外部資金輸血。

一邊是市裡主要搞錢的政府平臺缺錢,其後面是多少要吃財政飯的人、多少要付的政府賬單,另一邊又是慈善總會等賬上躺著十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借款」是不是自然而然的事?

出借這筆10億元善款,晉江市慈善總會還能不能正常運轉要打個問號。從2002年成立至2024年6月30日,該機構籌款總額達47.54億元,累計投入救助32.53億元。

粗略一算,靠當地企業家捐款支持的慈善總會不致於因這筆借款破產,應該還能運轉,但要說沒有影響或可以忽略這個影響,叫人難以相信。

被揭穿向慈善組織借款後,晉江市讓外人看到了其債務窟窿。

這事也讓晉江市慈善總會陷入被動,因為它借出去的這筆10億元巨資不合規,違背慈善法,應該受到查處。

而負有管理職責的民政部門在長達5年時間裏,卻對涉及巨資的不合規做法視而不見,管理形同虛設。

有人推測說,或許晉江民政發工資的錢,就來自於市財政靠城投「融」來的資金,這一切就好像是閉環,一切不合規、不合法的操作,也就好理解了。

這當然是網友的一種猜測,但問題是,當人們知道自個的善款可能會被「借給」政府用,變成隱形債務的一部分,還會在災害時自發捐款嗎?

晉江慈善總會被認為是全國首家縣級民辦慈善機構,可在這種具體案例中,再去區分官方的城投集團與所謂的民間慈善總會,已經沒有什麼意義。

它讓人看到,在一些地方,慈善與政府的邊界早已被打破,借慈善名義接受善款,有可能成為左手倒右手的政府行為。

無論是「借款」還是「委託」,都不妨礙這種救急操作。

話說回來,晉江市城投要是在兩週內調集資金歸還慈善總會,那麼,它要是再借,還能借到嗎?大家不妨猜猜。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微信公眾號「四環青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