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出席2019年G20大阪峰會期間的雙邊會議。(圖片來源:Mikhail Svetlov/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時代》(Time)報導,在唐納德·川普(特朗普)總統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的交鋒中,川普威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徵收高額關稅,並宣布將在阿拉斯加與普京會面,討論潛在的烏克蘭和平協議。文章指出,在8月15日的會晤前,川普需要牢記,他手握全部籌碼,而普京幾乎無牌可打。
如果這次談判只是川普用強硬言辭施壓普京,卻最終過早退縮,那將是一個錯誤。雖然普京一貫擺出強硬姿態,但現實是,他正面臨經濟困境甚至瀕臨破產。
長期以來,普京通過隱瞞和捏造數據來掩蓋俄羅斯經濟的疲軟,拒絕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要求公開主要經濟指標,包括對外貿易、石油與天然氣月度產量以及央行貨幣基礎等數據。甚至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管理局(Rosaviatsiya)也停止發布航空客運量數據。自普京入侵烏克蘭以來,其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匯儲備價值已縮水一半,財政赤字創記錄,他動用石油收入的速度遠超補充資金的能力。
超過1000家跨國公司撤出俄羅斯,加上資本外逃、科技人才流失以及外國直接投資消失,普京的財政壓力不斷加劇。連俄羅斯央行都預測到2025年底GDP將零增長,央行行長埃爾維拉·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警告經濟已達「產能邊緣」,經濟部長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Maxim Reshetnikov)則直言俄羅斯「正處於衰退的邊緣」。
普京試圖通過食品價格上限來「治標」,但長期來看只會加劇短缺和民怨。與此同時,通脹率接近10%,基本生活成本大幅上漲,58%的俄羅斯民眾將物價列為首要擔憂,而僅有33%的人提到烏克蘭戰爭。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川普加大經濟制裁、切斷俄羅斯能源出口,普京或許會在年內耗盡資金。
烏克蘭拒絕「以土地換和平」
《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美國宣布將主辦川普與普京的峰會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烏克蘭絕不會「將土地贈予佔領者」。他強調,基輔願與川普及盟友合作推動和平,但不會接受任何違反烏克蘭憲法的「領土交換」。
川普此前暗示,烏克蘭可能需要割讓部分領土以結束戰爭,可能包括2014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等部分被佔地區。但基輔方面明確拒絕,並重申領土問題是憲法紅線。
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奧萊·沙姆舒爾(Oleh Shamshur)警告,將烏克蘭頓巴斯的大面積土地割讓給俄羅斯,將是莫斯科的重大勝利,也是對烏克蘭的沈重打擊,並會引發俄羅斯進一步的侵略。慈善機構「烏克蘭希望」(Ukraine Hope)創始人尤里·博耶奇科(Yuriy Boyechko)則表示,若烏克蘭及其盟友不參與談判,歐洲不可能實現持久和平。
美國戰爭研究所(ISW)指出,若烏克蘭為停火放棄頓涅茨克剩餘地區,將失去主要防禦陣地,也無法保證戰火不會重燃。
阿拉斯加會談的關鍵變數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CBS News)報導,8月15日的阿拉斯加峰會仍在籌備中,澤連斯基可能以某種身份參與。外界關注川普將如何應對俄羅斯的條件,包括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意願。
川普對記者表示,「雙方將進行一些領土交換,以求互利共贏。」澤連斯基則強調,「烏克蘭人不會把自己的土地送給佔領者」,並要求合作夥伴理解「有尊嚴的和平」必須以結束戰爭為前提。
無論會談結果如何,阿拉斯加峰會不僅是川普與普京的博弈,也是烏克蘭、俄羅斯與西方在戰與和之間的一次關鍵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