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仙。(圖片來源: 合成圖 chenjing/看中國 )
葫蘆,是人們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植物。只要在院子裡栽下一棵籐苗,不出多久,便會結出一串串葫蘆,或大或小,形態各異,掛滿枝蔓,煞是可愛。人們常將它切成兩半,用來製作瓢杓,汲水方便;也有人將其挖空風乾,製成酒壺或容器,既實用又雅緻。
然而,若有人說——這小小的葫蘆中竟能藏著一個完整的世界,那可真是匪夷所思、令人驚奇。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流傳自一千八百年前東漢時期的奇幻故事——《葫蘆中的世界》。
相傳在汝南城(今河南省駐馬店市)裡,住著一位年邁的賣藥老人。這位老人行事與眾不同,他的藥從不與人討價還價,也不刻意壓低價格。奇怪的是,他賣藥的生意總是興旺,每日所得相當可觀。可老者卻從不貪財,他只留下一點零用錢作為生活所需,其餘銀錢皆隨手施捨給街頭的乞兒與貧人。日復一日,他的身影總能出現在街巷之間,留下溫厚的笑容與濟人的善舉。
這樣的一位老人,不僅是個醫者,更像是城市裡的一縷善風,默默守護著眾人的生活。而他與葫蘆有關的奇緣,正是從這裡開始的……。
一天,老人正在藥攤前賣藥,有個年輕人觀察他多時,心中好奇,便走上前問道:
「老丈,您每日施捨這麼多銀錢,難道從來不怕日子過不下去嗎?」
老人呵呵一笑,撫鬚答道:
「人生在世,衣食不過溫飽即可。錢財如水,流出去,才能惠及眾生。若一味積攢,反會壓在心頭,徒增煩惱。」
年輕人聽了,頓生敬意,於是常來幫忙。久而久之,與老人漸漸熟絡起來。
不過,更讓人感到詭異與神奇的是:每天太陽一旦沉入西山,藥鋪裡的老人便無影無蹤。那間破舊的草屋空空蕩蕩,檐下只吊著一隻青色葫蘆,在夜風中輕輕搖晃,彷彿隱隱散發著微光。街坊鄰里雖曾議論紛紛,卻無人知曉老人究竟去了哪裡。
直到某日,這個秘密被一人窺破。
這個人就是那位年輕人,他原來是汝南城裡的一名小官吏,平日裡默默無聞,卻心思敏銳。某夜,他無意間從衙門歸來,遠遠看見老人竟然縱身一躍,化作一縷青煙,隨即沒入葫蘆之中。官吏驚愕萬分,但他並未聲張,只暗暗記在心裡。他心知:這樣的人,絕非常人,恐怕是一位隱世的高人。而這位小官吏並非凡俗之輩,他天性恭謹,心懷敬畏。他覺得自己能夠看見這樣的情景,應該也是緣分所致。自那以後,他不聲不響地每天為老人掃灑庭院、送上飯食。老人也不推辭,依舊神態自若地接受。
日復一日,月轉星移。老人留心觀察,發現這官吏不僅勤懇從不偷懶,更難得的是從未開口乞求半分好處,便心生好感:此人或許真是個可教之才。
終於,有一日黃昏,老人緩緩開口道:
「今夜天黑之後,等四下無人,你便再來見我。」
官吏雖滿心疑惑,卻恭敬應下。
夜幕沉沉,月色如水。官吏屏住呼吸,悄然來到草屋。只見老人正立於葫蘆之前,背影在燈影下顯得悠遠莫測。老人回首,微微一笑,道:
「你曾見我入葫蘆。若真想知其中奧秘,便隨我一同來吧。」
話音未落,只見老人身形一閃,如清煙般躍入葫蘆中,轉瞬不見。官吏心頭一震,鼓起勇氣閉上雙眼,縱身而下。待他再睜眼時,驚訝得幾乎忘了呼吸。
眼前竟是一片瑰麗無比的天地。
葫蘆之內,並非逼仄狹窄,而是一個廣闊無際的世界。高樓層疊,亭臺相連,長廊曲折宛如迷宮;雲霞繚繞,彩光盈目,宮闕輝煌宛如仙境。耳邊傳來絲竹之聲,幾十名衣袂飄飄的侍者簇擁在老人身邊,態度恭謹。
官吏目瞪口呆,不敢上前。老人卻溫和道:
「我本是一位仙人,因觸犯天規被貶下凡。你有慧根,能持心如一,不求回報,所以我們才得此緣分。」
官吏聽後激動難抑,跪地叩首,遂拜老人為師。
自此,他時而入葫蘆隨師學道,時而又回到衙門,依舊兢兢業業辦理俗務。表面上仍是汝南一介小吏,暗地裡卻已踏入修道之門。世人只知他為人正直,卻不知那葫蘆中隱藏著一個無窮世界,更不知這位不起眼的小官吏,已與神仙結下師徒之緣……
官吏自從進入葫蘆世界,拜得老者為師後,仍舊每日如常在衙門辦公,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然而在平凡的日子背後,他心中早已種下了奇異的因緣。
一天,老人提著一隻葫蘆,笑呵呵地來到衙署,對官吏說:「今日帶了些好酒,去樓下取上來吧。」官吏便吩咐手下幾名差役下樓。誰知他們使盡氣力也無法搬動。又叫了幾十人來幫忙,依然紋絲不動,彷彿那葫蘆裡裝的不是酒,而是千鈞之物。眾人正納悶時,老人自己下了樓,只伸出一根手指輕輕一提,竟把那葫蘆像羽毛般舉了上來,眾人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見。
當夜,官吏與老人併肩暢飲,從夜幕喝到天明,奇怪的是葫蘆中的美酒怎麼也喝不完,杯中總是滿滿,猶如仙釀。官吏驚嘆不已,暗覺師父果真非凡。
酒酣耳熱之際,老人忽然正色道:「過些日子,我便要遠行。你可願隨我而去?」
官吏躊躇片刻,鄭重回答:「弟子誠心願隨,但不忍讓家人知曉,恐惹他們傷心。該如何是好?」
老人微微一笑,遞上一根青竹杖,道:「此事不難。你回家後裝病臥床,後天將此竹杖放在床上,切莫言語,便可隨我而去。」
官吏照計而行。他躺在床上靜靜閉目,待到時辰一到,將竹杖輕輕放下。家人進屋一看,只見他氣息全無,早已斷絕生機,怎知那不過是假象。他們悲痛萬分,哭泣之後,只得將他安葬。
而此時,官吏已隨老人走入另一境界。老人囑咐他:「接下來,你會遇到種種考驗。記住莫驚、莫懼、莫疑。」說完便轉身離去。
不久,一群凶猛的老虎撲面而來,虎口血盆,利齒森然,將官吏重重圍困。換作常人,早已魂飛魄散,可他緊記師父之言,心如止水,眼不眨、氣不亂。頃刻之間,那群猛虎竟化作青煙消散無蹤。他心中暗自驚異,卻也明白,這不過是幻境。
第二日,老人又施下新試煉。官吏被困於一間石室,頭頂高懸巨石,僅靠幾縷枯草繩吊著。石上盤踞數十條毒蛇,不停啃咬繩索,眼看巨石便要墜下,碎屍無存。然而官吏依舊雙目微閉,端坐如山,彷彿渾不見險境。最終,那危局如霧般消散,他再度安然無恙。老人現身,滿面笑容道:「果然是可造之材。」
然而,第三次考驗卻不同以往。老人端來一盤污穢之物,滿是蠕動的蛆蟲,惡臭逼人,令人欲嘔。他沉聲道:「將此食下。」官吏眉頭緊皺,心中掙扎:師父怎會讓人吃這等不淨之物?這必然是羞辱,或許是試探。可他最終不敢下口,眼神裡流露出一絲遲疑與不信。
老人見狀,長歎一聲:「唉,你心中尚有疑惑與嫌惡,終究還差一步。這本是仙藥,幻象而已。你既無法破執,終究還是成不了神仙啊。只能做個地上的王,活上個幾百歲啦。
官吏聞言悔恨交加,跪地叩首,卻已無可挽回。老人最後取出一根竹杖,遞給他道:「回去吧,騎上此杖,便能歸家。」
官吏依言而行,一翻身,睜眼之際,竟已站在自家門前。那竹杖化作一條青龍,振翅而去。家人驚見他歸來,頓時面色大變,以為白日撞鬼。官吏解釋一番,眾人急忙掘開墳墓,只見棺木之中,果然只剩下一根枯竹。
家人又驚又喜,淚眼相擁。只是,官吏心中仍有遺憾:他以為只過了一日,卻已是一年有餘。雖未得道成仙,但他自此掌握了種種奇術:能救人於病苦,能日行千里。雖未羽化登真,卻也成了世間一位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