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向澤連斯基攤牌: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 戰爭源於奧巴馬失策(圖)


川普 普京 澤倫斯基 俄羅斯 烏克蘭
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關鍵會面前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透過社交媒體發出了極具爆炸性的聲明,不僅明確表示烏克蘭「絕不能加入北約」,更將俄烏戰爭的爆發直接歸咎於前總統奧巴馬的政策失誤。這番表態為即將舉行的白宮峰會設定了明確而嚴苛的談判底線,也引發了對美國外交政策連續性和跨大西洋關係的深度思考。圖為2025年2 月 28 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華盛頓特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面。(圖片來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關鍵會面前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透過社交媒體發出了極具爆炸性的聲明,不僅明確表示烏克蘭「絕不能加入北約」,更將俄烏戰爭的爆發直接歸咎於前總統奧巴馬的政策失誤。這番表態為即將舉行的白宮峰會設定了明確而嚴苛的談判底線,。

川普社媒放話:澤連斯基可「即時」結束戰爭

川普於8月17日在其自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發出重磅聲明,直接向澤連斯基施壓。他表示,如果澤連斯基願意,對方「幾乎可以立即結束與俄羅斯的衝突,又或者選擇繼續戰鬥」。這種表述將結束戰爭的選擇權和責任完全推給了烏克蘭方面,暗示美國可能不會無條件支持烏克蘭的所有戰爭目標。

川普的聲明措辭直接而強硬,實際上是在告知澤連斯基:和平的鑰匙在你手中,但前提是必須接受某些不可改變的現實條件。這種表態方式既展現了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影響力,也透露出特朗普希望儘快結束這場衝突的急迫心態,將外交壓力直接轉移到烏克蘭領導人身上。

劃定不可逾越的紅線:烏克蘭絕不可加入北約

在這份聲明中,川普最為關鍵的表態是明確宣布:「烏克蘭絕不能加入北約。」他進一步強調,「有些事情永遠不會改變」,這種絕對化的表述顯示了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也為即將到來的談判劃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

北約東擴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緊張的核心議題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京多次將烏克蘭可能加入北約視為對俄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並將此作為發動軍事行動的重要理由之一。特朗普此次明確表態,實際上是在向莫斯科發出信號:美國願意在這一關鍵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以換取衝突的結束。

然而,這一立場對烏克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加入北約一直是烏克蘭的重要戰略目標,也被基輔視為確保國家長期安全的關鍵保障。特朗普的表態等於關閉了這扇大門,迫使烏克蘭必須尋求其他形式的安全保障作為替代方案。

戰爭責任直指奧巴馬:「拱手讓出」克里米亞的政治算計

川普在聲明中將俄烏戰爭爆發的原因直接歸咎於前總統奧巴馬,嚴厲批評當年華府「拱手讓出」克里米亞。這一指控涉及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當時俄羅斯在烏克蘭政治動盪期間迅速控制了這個戰略要地,隨後通過有爭議的公投將其併入俄羅斯聯邦。

川普的這一表態反映了他對奧巴馬政府外交政策的長期批評態度。在川普看來,奧巴馬政府在面對俄羅斯的擴張行為時過於軟弱,未能採取足夠強硬的措施阻止克里米亞的丟失,從而為後續更大規模衝突埋下了禍根。這種歷史責任的歸咎具有明顯的政治意圖:一方面試圖將當前危機的根源與民主黨政府聯繫起來,為自己的政策調整提供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認為克里米亞問題已成既定事實,不應成為當前和平談判的障礙。

從更深層的政治邏輯來看,特朗普此舉也是在為可能的領土妥協鋪路。通過將責任推給前任政府,他可以更容易地向國內外解釋為何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不再堅持強硬立場,將其包裝為「收拾前任留下的爛攤子」而非主動的戰略退讓。

澤連斯基的謹慎回應:堅持「真正和平」底線

面對特朗普的強硬表態,澤連斯基於17日深夜抵達華盛頓後發表了措辭謹慎但立場堅定的回應。他首先感謝了川普的邀請,表示「大家都同樣希望這場戰爭可以迅速及可靠地結束」,展現了對和平的真誠渴望。

然而,澤連斯基也巧妙地強調了自己的核心立場,表示期望「歐美合力迫使俄羅斯走向真正和平」。這裡的關鍵詞「真正和平」具有深刻的政治含義,暗示了烏克蘭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投降或單方面讓步,而是尋求一個公正、可持續且有實質安全保障的解決方案。

澤連斯基的回應策略體現了高超的外交藝術:既不直接對抗特朗普的表態引發衝突,也不完全接受其苛刻條件,而是將焦點巧妙轉向「迫使俄羅斯」這一表述,暗示問題的核心在於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必須停止,而非烏克蘭需要做出多大程度的讓步。

地緣政治考量:美國戰略的現實主義轉向

川普的表態反映了美國外交政策中現實主義思維的明顯回歸。在這種思維框架下,理想主義的價值追求讓位於實際的地緣政治利益考量和成本效益分析。川普顯然認為,與其陷入一場可能長期化且代價高昂的代理人戰爭,不如通過戰略妥協儘快結束衝突,將美國的注意力和資源轉向其他更重要的全球挑戰,特別是與中國的戰略競爭。

從北約的角度來看,川普的立場也有其內在的戰略邏輯。烏克蘭一旦加入北約將觸發第五條集體防禦條款,意味著美國和其他北約成員國將有法律義務直接參與對俄軍事行動。在當前核威懾環境下,這種直接軍事對抗的升級風險是任何理性的美國政府都必須認真考慮的重大因素。

歐洲盟友面臨的戰略困境

許多歐洲國家,特別是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等曾處於蘇聯影響範圍的國家,對俄羅斯的擴張野心和安全威脅有著切身體會。他們深度擔心,如果在烏克蘭問題上向俄羅斯做出重大讓步,可能會向莫斯科發出錯誤信號,鼓勵其在其他地區採取類似的侵略行動。

然而,歐洲國家也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沒有美國的軍事、經濟和政治支持,歐洲單獨對抗俄羅斯的綜合實力相當有限。這種結構性的依賴關係迫使歐洲必須在維護自身價值原則與接受地緣政治現實之間尋找微妙的平衡點,這對歐洲的戰略自主性構成了根本性挑戰。

克里米亞問題的複雜歷史與現實

川普將克里米亞問題歸咎於奧巴馬,但這一問題的複雜性遠超黨派政治的簡單歸因。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發生在烏克蘭政治劇變的特殊背景下,當時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在大規模抗議中被迫下台,俄羅斯趁機迅速行動控制了這個戰略要地。

從國際法角度看,聯合國大會和絕大多數國際社會成員都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併吞,相關決議宣布這一行為違反國際法且無效。然而,從實際控制角度看,俄羅斯已經在克里米亞建立了穩固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統治,要通過軍事手段奪回的政治、經濟和人道代價都極其高昂,這也是川普認為其為「既定事實」的現實基礎。

和平談判的前景與核心挑戰

川普的表態為即將舉行的和平談判設定了基本框架,但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在這個嚴格限制的框架內找到各方都能最終接受的具體安排。烏克蘭雖然可能被迫接受不加入北約的現實,但必然會要求其他形式的實質性安全保障作為重要補償。

這些替代性安全保障可能包括:長期的軍事援助協議和武器供應保證、先進防空系統的部署和維護、情報共享的深化和制度化、快速反應支援機制的建立、以及歐洲國家更直接的安全承諾。關鍵在於如何精心設計這些保障措施,使其既能有效滿足烏克蘭的核心安全需求,又不至於過度刺激俄羅斯而破壞和平進程。

再川普的戰略思維中,結束一場代價高昂且可能長期化的軍事衝突,比堅持抽象的民主價值原則和盟友承諾更為重要和緊迫。在這個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棋局中,每一步棋都可能對未來數十年的國際秩序產生深遠影響,而白宮即將舉行的這場關鍵會談,無疑將是決定歷史走向的重要一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