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開始搶錢社保變新稅收?鐵飯碗發不出工資年輕人全躺平(視頻)


「人生是多麼的無語,生育津貼剛公布,我還孩子還沒生呢啊,尿不濕,奶粉全漲價來了,這個社保剛統一全都交哈。俺搭檔他媳婦兒工資從三千塊錢底薪直接降到兩千二。我這來售樓處拍照,視頻錢還沒掙著,先拿二百塊錢違規停車費。」

「九月一號開始給全部工人買社保。這個錢誰出工廠老闆出。如果你廠裡有十個工人,一年就要多花十幾萬給工人買社保。今年的經濟大環境,想必大家都知道。」

「你有沒有發現今年不止暑假工的價格低,它就連社會工的價格都在一降再降的。為甚麼其實還是那句話,你不願意幹的,他有的是人願意幹,咱們這一代人多的不就是人嗎?」

最近,中國百姓的生活壓力像雪崩一樣快速堆積,社保新規落地,讓工資、福利、職業考試和就業機會都受到衝擊。另外,經濟下行讓房價、物價高企,年輕人焦慮倍增,醫療、教育、餐飲、服務等各行業工資縮水,可是工作量不減,基層員工的每一分努力都被「打折」了,就連鐵飯碗也開始發不出工資。

網友指出,這新規聽起來是為了規範,但真正落到普通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小城鎮的打工人和中年群體,壓力一下子就變成了沈重的負擔。那些四五十歲的人怎麼辦?讓他們現在開始交社保,可是交滿二十年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啊。年紀大了,幹不了幾年,企業嫌老嫌病不要人,被裁掉回家了,那之前交的錢是不是就白交了?能全額退嗎?大概率是退不了的。那這不就是讓一大批人當冤大頭嗎?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社保最低繳費標數和最低工資形成倒掛現象就是最低繳費基數比最低工資高得多。例如,我所在的鄭州,二零二五年最低工資標準是兩千一百元。而社保最低繳費基數卻為三千七百五十六元。那麼即使按照這個最低基數交,每個月也要交大約一千六百二十一元。所以那些領最低工資標準兩千一百元的人交完,這最低社保,每個月到手不到五百塊。試問現在五百塊錢怎麼生活?」

另一方面,很多人對未來沒有信心。加班透支身體,讓人懷疑自己能不能熬到退休,加上政策年年變,退休年齡、領取標準都不確定,很多人覺得交了也未必能真正享受到。再加上錢一旦進了社保,流動性差,斷繳風險高,還擔心制度不透明、錢被亂用,綜合下來,大家對社保的信任度自然也就不足了。

有分析指出,眼下的社保新規,本質上還是因為社保池子缺錢了,需要開源。但問題在於,這份「開源」主要壓在了企業和打工人身上,結果可能是讓消費更加疲軟、生產也更加艱難。

「我們總說啊先富帶動後富,但其實更多時候是後富帶動,先富後富。

經過七十多年的九九六單休低工資,保證了中國商品的物美價廉,養活了無數的企業,帶動了無數的先富,然後等後富老了,再生出新的後富,繼續帶動經濟發展。但是啊這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後富如果一直富不起來,隨著房價上漲,生活成本上漲,年齡大了還要被降薪,那後富就不生育了,後富不生育了,沒有新的後富先付,也就沒法繼續續入職了。

哎,為甚麼呢?一方面啊勞動力少了,那勞動力的成本一定會提高。市場上一百個工人,你挑十個,那你可以隨便開價,能壓多低,就壓多低。但市場上如果只有八個工人要招十個,那那就就跟其其企企業一起競爭,那時候就是工工人價,你你接受受了,開起起就只能跪地求人家入職了。」

博主指出,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商品價格必然上漲,中國商品的價格優勢能否維持成疑。如果競爭力下降,「先富」群體也難再繼續受益。另一方面,少子化使社保壓力劇增。社保並非個人儲蓄,而是「現收現支」,今天的年輕人養今天的老人。問題在於:當60、70後一代大規模退休,而90、00後人數更少、收入又低時,社保就出現了「收不夠、花更多」的窘境,危機已經顯現。

為填補缺口,當局出臺了九月新規,企業和個人不得私下約定不繳社保。但執行存在難度。以月薪一萬為例,企業需額外承擔26%的社保,實際成本是1.26萬,而員工到手僅8900元。如果企業為減負,將工資基數下調到8000,員工到手就只有7200元。結果是部分打工人離開大城市,消費下滑,服務業萎縮;另一部分骨幹要求加薪,企業成本再升,甚至倒閉關停,進而影響房價與就業。

扎心的是,中國的養老金體系竟然暴露出嚴重漏洞。審計報告顯示,4120名責任人被追責,400億養老金在醫療養老領域消失。南方某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員王某,每天在系統裡添加幾十名不存在的參保人,三年捲走1.2億元。某省會城市七家民營醫院院長定期核對偽造的2.8萬份住院記錄,從醫保基金套取巨額資金。

還有官員將養老專項資金私自炒期貨,規劃中的養老院荒地一片。部分醫院和養老機構通過虛構病歷、虛報床位和護理等級騙取高額補貼,監管部門從上至下沆瀣一氣,甚至醫保審核系統被植入木馬程序。涉案人員通過海外資產轉移、股權設計洗錢甚至提前移民,讓追贓陷入漫長國際司法協作。

還有網友指出,社保新規的變動不僅影響工資和就業,也直接波及到職業考試。

「那很無語,我又被社保的新規給坑了。我今天去提交那個營養師三級的考級申請,發現突然多了一下學校有十年的社保,以前是只需要有社保,還有就是十年的工作經驗,我的社保只有八年。所以我又不能考了今年五月份的時候,我考了一次,然後提交了那些資料,嗯,那是沒有說要有十年的社保,只需要有十年的工作經驗,那是申請過關了。」

網友表示,她的實操成績77分合格,理論55分未過。按照原有規定,一年內可以單獨補考理論即可。可就在她準備報名九月份補考時,卻突然發現報名條件被修改。更尷尬的是,如果等到兩年後社保滿十年,她此前的實操成績也已過期作廢,只能重新參加理論和實操兩門考試,相當於之前的努力全部清零。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最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正在蔓延,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拖欠工資。朋友上個月只收到一半薪水,公司解釋「資金週轉困難」,表姐所在的私立學校已經連續三個月延遲發薪;就連鄰居王阿姨在老廠子工作了二十年,也面臨工資遲發的困境。面對拖欠工資的現實,焦慮是自然反應,房貸、學費、醫療費都不會因為工資延遲而消失。

社交媒體上,「公司發不出工資怎麼辦」的求助帖比比皆是,曾經穩定的「鐵飯碗」單位,如今也變得搖搖欲墜。網友表示,像深圳、蘇州這樣曾靠高薪吸引人才的地方,現在補貼全砍;東北經濟低迷,連基本工資都難發,只能靈活支付。

還有網友表示,不是他們喜歡反覆提「醫生降薪」的問題,而是這些事實實在讓人揪心。

「二十五個人一個月分一萬三的績效,平均呢每個人才五百二十塊,最多的那個拿了八百四十一元最少的那個護士呢拿到二百八十九塊錢,這點錢也就夠交個水電費給孩子再買兩袋奶粉吧。你說這合理嗎?不光是護士,醫生也一樣難成都呢有個三甲醫院,以前每個月的績效穩穩是拿一萬多,現在五月份也就發了八百四十塊錢,連六千多的房貸都快供不起了。而且呢這個錢還是八月份才發出來的。」

江西一家骨科科室,人均績效不到1000元,是過去的三分之一。年輕醫生拿到手的錢,連房租都不夠。

有數據顯示,現在差不多每兩個醫生護士裡,就有一個在降薪;三甲醫院的降薪比例更是超過一半。可工作量卻一點沒少:急診護士一個人要盯七八張床,外科醫生一天連軸轉好幾臺手術,兒科醫生常常忙到下班連一口水都喝不上。但工資,卻像漏氣的氣球,一直往下掉。

那為甚麼會這樣呢?一方面,醫保改革後「按病種打包收費」,超支部分要醫院自己扛。為了降成本,醫院壓耗材、縮檢查,甚至有的病人都不敢收,自然影響了績效。另一方面,全國不少公立醫院揹負巨額債務,合計已超兩萬億元,唯一能動刀的地方,就是醫生和護士的績效。而行政和後勤人員的工資,卻幾乎沒被觸動。

這種落差,讓人心涼。安徽一位副主任醫師,干了十幾年,副高職稱,績效從4500元砍到1500元,收入甚至不如外賣小哥。更嚴重的是,醫學院的臨床專業逐漸變成「冷門」,許多學校要靠調劑才能招滿。要培養一個能獨立上崗的醫生,需要五年本科、三年規培、兩年專培,整整十年。可如果十年苦讀換來的,是一份連生活都無法保障的工作,那誰還願意學醫、行醫?

博主指出,有些人會考慮跳槽到私立醫院,但機會有限,競爭更激烈,壓力更大。也有人嘗試轉向醫美、口腔等新興領域,可那意味著從頭開始學習,技術壁壘重重,處處都是坎。再者,兼職和副業似乎是出路,比如線上問診、寫科普文章,但現實是:連軸轉的工作讓人身心俱疲,又哪有餘力去開啟第二戰場?學醫之路,本就漫長而艱辛,付出巨大成本才換來一份崗位,如今卻陷入「越忙越窮」的怪圈,怎能不讓人心寒?

在宏觀壓力下,普通勞動者的日常生活也在承受沈重衝擊。經濟下行導致就業和收入下滑,房價和生活成本高企,讓年輕人焦慮加劇。有網友表示,現在不只是沒有工作可做,而是生活真的非常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人都很容易焦慮,也更容易陷入對比心的漩渦。

「我現在不是放暑假了嗎?我現在失業,在家待業,突然間看到就是朋友圈,這個不是在新疆,那個就是在西藏,這個不是買車的,就是那個買房了,突然間很焦慮,然後找我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朋友,他呢也是在另外一個地方上班的,然後就想找他傾訴一下。

然後呢,發現他雖然是上班,但是工資巨低,因為他是那個在廠裡面嘛,現在不是暑假工呀,各種工價也壓的低,事情也比較少。

一個月辛辛苦苦做下來,四千塊錢都沒有,除去房租水電自己剩的都不多了,已經別說去旅遊了,可能就是到月底了,基本就是還負債。

所以說現在的社會到底是甚麼呢?我們都很不明白,普通人真的是想要存點錢,攢點錢,真的是很困難。」

現在很多人會說「節約一點,少花點」,可物價真的高得驚人。小時候一百塊能買很多東西,現在一頭豬就要三四千,打車、買車、生活開銷每天都在吞噬錢。大城市雖有地鐵,但沒地鐵的地方交通也成問題。普通人幾乎每天都在花錢,存錢、改善生活都很難。年輕人並非消極,而是現實讓人感到壓力巨大,看不到希望。

有網友表示,現在就是大匠心時代,同樣的工作,工資可能降低;同樣的工資,工作量可能增加;同樣的崗位,待遇可能縮水。扎心的是,很多企業的領導即使降薪,也幾乎不受影響。

「公司領導帶頭降工資降福利待遇,這是最扯淡的事兒。這也是最坑基層員工的一個陽謀。總聽說啊,這個公司的領導,那個公司的董事長,我不要薪資吧,我不要薪水吧,我要一塊錢的工資,那他們靠啥活著呀?這不就說明一個道理嗎?有多少公司的領導,甚至是一幫領導,他是不靠掙治這點工資,掙這點點福利待遇他活著的,那咱這基層員工他就不一樣了,咱是徹徹底底的,靠咱每個月拿這點工資,拿這點福利待遇,咱養家餬口啊。」

網友指出,福利待遇、工資降溫,對公司一些領導來說幾乎沒有影響。因為他們平時根本不靠這份工資過日子,還有別的收入渠道。但對我們這些普通基層員工來說,打擊就太大了。

就拿他自己來說,光是證書補貼就少了1500元,外服補助降了800元,化補200元也沒了。公積金繳納比例也從12%降到8%,每個月又少好了幾百塊。算下來,一個月直接少了三四千塊錢。更別提今年的採暖費還沒報銷,在東北這可是家家都指望的一筆錢。

網友表示,他所以一直在企業幹下去,很大程度上就是衝著這些福利待遇。可現在福利一刀刀砍掉,工作量還絲毫不減,那種被傷害的感覺特別強烈。日子一下子緊巴到連養家餬口都開始犯愁。反觀公司領導呢,他們卻並沒有受到降薪降福利的實質影響,家庭照樣正常運轉,生活依舊瀟灑如常。真正苦的,始終是我們這些埋頭幹活的普通人。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台台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台台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来源:看中國TV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