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聯邦調查局特工攜帶箱子,抵達美國總統川普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的住所。(圖片來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週五(8月22日)早上,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在馬里蘭州的住所遭到聯邦調查局(FBI)突擊搜查。隨後,探員還出現在他位於華盛頓特區的辦公室,將文件箱搬離。
綜合NBC新聞和《福克斯新聞》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突襲於當天早上7時左右在博爾頓位於貝塞斯達(Bethesda)的住宅展開。FBI官員證實行動「經法院授權」,並強調「對公眾安全不存在威脅」。
報導稱,突襲是由FBI局長卡什.帕特爾(Kash Patel)下令進行,他在事發後不久在X平臺發文:「沒有人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FBI特工正在執行任務。」
FBI副局長丹.邦吉諾(Dan Bongino)轉發此文並表示:「公職腐敗將不被容忍。」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也在X平台上警告:「美國的安全不容談判。正義將得到伸張。始終如此。」
與此同時,FBI還在華盛頓特區M街的一處地點進行搜查。
涉嫌涉密文件調查
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突襲重點在於尋找博爾頓可能仍持有的涉密文件,調查範圍還涉及相關文件是否被泄露給媒體。另有知情人士稱,中情局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曾向帕特爾提供有限的情報,作為申請搜查令的依據。
一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對福克斯新聞網表示:「我不能透露更多細節,但可以說,約翰.博爾頓在攻擊川普(特朗普)處理涉密信息的方式時,確實很有膽量。」
美國情報機構過去曾因信息過於敏感,不願在法庭公開,因此放棄對泄密案提起刑事訴訟。
博爾頓本人尚未公開回應。其辦公室在接到福克斯新聞網記者電話時僅回覆「祝你有美好的一天」便挂斷。川普在當天參觀華盛頓特區一家博物館時對記者表示,他事先並不知情,是在電視新聞上才看到突襲消息,並稱自己對調查細節一無所知。
回憶錄爭議與司法糾紛
關於博爾頓的涉密文件爭議可追溯到其2020年出版的回憶錄《事發之室》(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川普政府司法部當時指控該書包含涉密國家安全信息,包括美國情報來源、方法以及與外國領導人的對話,並試圖全面阻止出版。
儘管政府起訴要求阻止出版並追回博爾頓的書籍利潤,但法院最終允許發行。博爾頓的律師表示,該書經過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為期四個月的出版前審查,並在修改後被認定「不含涉密信息」。
不過,白宮後來追加由更高級官員主導的二次審查,導致出版延遲。博爾頓的法律團隊則聲稱,此舉出於政治考慮。
2021年6月,拜登政府司法部宣布終止對博爾頓回憶錄的刑事調查和民事訴訟,暫時結束了相關法律爭鬥。
博爾頓曾在喬治.布希(George W.Bush)政府期間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並在2018年至2019年擔任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2019年,川普宣稱自己解雇了博爾頓,而博爾頓則稱是因分歧提出辭職。
此後,博爾頓逐漸轉向批評川普。他在回憶錄中聲稱,川普在處理部分國家事務時更關注個人政治利益,並提到川普與中共黨魁習近平曾就連任問題進行過相關討論。
2022年,博爾頓在公開場合對川普的領導方式提出質疑,並對其處理涉密文件的做法表示不同意見。他還在FBI於2022年突襲海湖莊園(Mar-a-Lago)一事上表態,強調應當「讓法律程序發揮作用」。
不過,在今年6月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軍事打擊時,博爾頓卻力挺川普,稱這是「一次果斷行動」、「正確的決定」,並讚揚其有望帶來「中東的巨大變化」。
川普則屢次批評博爾頓推動美國深陷中東戰爭。在川普今年開啟第二任期後,他在就職次日就取消了對博爾頓的特勤局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