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憋尿恐釀成十大恐怖傷害。(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你是否曾因為工作忙碌、懶得上廁所,或覺得「忍一忍沒關係」而憋尿?事實上,這個看似無害的小習慣,可能對身體帶來嚴重傷害。從泌尿道感染、膀胱問題,到腎衰竭甚至突發性血壓升高!憋尿可能帶來「十大危害」,想想這些後果,你還敢常常憋尿嗎?
憋尿「十大恐怖危害」
1.下腹痛與腰痛
憋尿時,膀胱長時間處於緊繃狀態,導致周圍肌肉持續收縮,可能引發筋膜或肌膜發炎,進而產生下腹痛或腰痛。
2.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
頻繁憋尿會影響逼尿肌與括約肌的協調,長期下來可能導致排尿障礙,使尿液無法順利排出。
3.男性慢性前列腺炎
男性長期憋尿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導致慢性發炎,出現頻尿、急尿等不適症狀。
4.泌尿道結石
憋尿會使尿液中的礦物質濃縮,容易形成結晶,進而演變成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
5.頻尿、急尿與尿失禁
長期憋尿會影響膀胱的收縮能力,可能導致尿液難以排出,或是在無法忍耐時發生漏尿的情況。
6.女性泌尿道感染
女性因尿道較短,憋尿容易讓細菌滋生,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反覆感染還可能造成抗生素失效,提高治療難度,這樣非常危險。
7.老年人大忌突發性血壓升高
研究發現,憋尿時的強烈不適感可能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壓急劇升高,甚至增加中風與心肌梗塞的風險。
8.慢性腎衰竭
長期憋尿會影響泌尿系統的正常功能,使腎臟負擔加重,最終可能導致慢性腎衰竭。
9.膀胱憩室
當膀胱長時間承受壓力沒有被解放,可能會形成膀胱粘膜的凹陷,形成膀胱憩室,進一步導致排尿困難,或是很容易藏污納垢造成感染。
10.膀胱破裂(極端情況)
這種情況較少見,但容易發生在臥床老人或無法自行表達需求的病患身上。當膀胱過度膨脹且無法排尿,可能導致膀胱破裂,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溫馨提醒:適度訓練膀胱
建議大家養成3~4個小時左右去解一次小便的習慣,憋尿雖然有害,但也不要有事沒事就去如廁,以免膀胱因長期沒有充分擴大而萎縮變小。只要注意別過度憋尿,避免因為工作太忙而忘了去解小便或憋尿,這樣容易引發膀胱炎或尿液逆流而傷及腎臟。
要常做凱格爾運動
一般而言,最好每天做5~600次以上、甚至千次的凱格爾(骨盆底肌肉)運動,骨盆底肌肉的收縮動作就像憋住便意的樣子,且每次都要持續收縮一兩秒鐘,才有助於保養膀胱功能。這個運動對於骨盆腔鬆弛、尿失禁和大便失禁都有良好的預防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