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5年8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任命的衛生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Kennedy Jr.)之前在競選活動中曾呼籲公眾停止食用15種在許多國家已被禁止、但在美國仍廣泛流通的食品。他指出,美國食品監管存在嚴重漏洞,大型食品公司使用有害化學物質和添加劑,威脅消費者尤其是兒童的健康。
肯尼迪強調,美國人面臨的慢性疾病危機——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過敏性疾病——與飲食中的有害成分密切相關。相比加拿大、德國、義大利、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美國人的預期壽命更短,這並非偶然。許多在其他國家被禁止的化學物質和添加劑在美國被允許使用,而這些成分可能導致長期健康問題。以下是肯尼迪點名的15種食品及其潛在風險。
1.麵包
商店貨架上的麵包看似無害,但其成分表令人震驚。許多麵包含有偶氮二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一種用於瑜伽墊的化學物質,也被用作麵團改良劑。儘管研究顯示其與癌症相關,該物質在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已被禁用,但在美國仍普遍存在。此外,丙酸鈣等防腐劑可能與兒童多動症(ADHD)相關,而高果糖玉米糖漿和三氯蔗糖等添加糖分則增加了肥胖和糖尿病風險。人工色素和香料(如焦糖色素)可能引發過敏、哮喘,甚至被列為致癌物。
建議:選擇天然發酵麵包或自製麵包,避免含有化學添加劑的商業產品。
2.薯片
薯片的脆爽口感令人欲罷不能,但其背後隱藏著健康風險。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薯片在高溫烹飪時形成的化學物質,動物實驗顯示其與癌症相關。此外,亞硫酸氫鈉等防腐劑可能與維生素B12結合引發毒性反應,而人工香料和色素則可能導致炎症和消化問題。
建議:自製薯片,使用天然土豆和健康油脂,避免加工食品的化學添加劑。
3.糖果
糖果的高糖分不僅損害牙齒,還可能引發肥胖、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糖分與口腔細菌反應會產生酸性物質,導致牙釉質受損和牙周病。此外,高糖飲食與抑鬱症和記憶力下降相關。一些糖果還含有人工色素,如紅色40號,可能與兒童多動症相關。
建議:減少糖果攝入,選擇天然甜味劑如蜂蜜或水果。
4.汽水
一罐汽水可能含有7-10茶匙糖分,長期飲用可能導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汽水中的酸性物質還會侵蝕牙釉質,增加蛀牙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汽水不會帶來飽腹感,容易導致過量攝入熱量。
建議:選擇白開水、天然果汁或無糖茶飲料。
5.漢堡
快餐漢堡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和鈉,增加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風險。一些快餐漢堡還使用粉紅肉泥(經氨氣處理)和人工香料,降低營養價值。過大的份量和高熱量配料(如乳酪和醬料)使漢堡成為「卡路里炸彈」。
建議:選擇自製漢堡,使用優質食材,控制份量和配料。
6.貓屎咖啡
貓屎咖啡因其獨特的口感和昂貴價格備受關注,但其生產過程引發道德爭議。亞洲棕櫚貓被關在惡劣環境中,強迫餵食咖啡櫻桃,導致動物福利問題。此外,消費者難以分辨咖啡是否來自野生棕櫚貓,增加了健康和道德風險。
建議:選擇可持續來源的咖啡,支持動物友好的生產方式。
7.紅色40號染料
紅色40號染料廣泛用於糖果、飲料等食品,可能與兒童多動症相關。儘管美國FDA批准其使用,但歐盟等國家已禁止部分人工色素。長期攝入可能引發過敏或行為問題。
建議:檢查成分表,避免含有紅色40號的食品。
8.口香糖
許多口香糖含有羊毛脂,一種從羊毛提取的蠟狀物質,可能引發過敏。含糖口香糖損害牙齒,而無糖口香糖中的人工甜味劑可能導致腹瀉。長期嚼口香糖還可能引發下頜關節紊亂。
建議:減少口香糖攝入,選擇天然薄荷糖。
9.人造黃油
人造黃油因高含量的反式脂肪被美國FDA於2018年禁止,其添加劑如乳化劑和防腐劑可能擾亂腸道健康。生產過程還對環境造成破壞,如森林砍伐和農藥使用。
建議:選擇天然黃油或橄欖油。
10.番茄醬
市售番茄醬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和過量鈉,可能引發胃酸反流、肥胖和高血壓。防腐劑和化學物質進一步增加健康風險。
建議:自製番茄醬,使用新鮮番茄和天然調味料。
11.罐裝蘑菇
罐裝蘑菇可能因密封不當或加熱不足而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肉毒桿菌,導致食物中毒。高鈉含量和罐內化學物質(如雙酚A)也可能對健康不利。
建議:選擇新鮮蘑菇,減少罐裝食品攝入。
12.香腸
香腸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與結腸癌、腦瘤和白血病相關。其高鈉、飽和脂肪和硝酸鹽含量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風險。
建議:選擇天然肉類或植物基替代品。
13.預制乳酪絲
預制乳酪絲含有纖維素(木粉),降低營養價值和口感。一些品牌甚至摻雜廉價乳酪,誤導消費者。
建議:購買整塊乳酪自行研磨。
14.軟糖
軟糖的閃亮外殼來自蟲膠,一種昆蟲分泌物,可能不適合素食者。長期攝入可能引發過敏。
建議:選擇無蟲膠的天然糖果。
15.香草香精
部分香草味產品曾使用海狸香,一種從海狸分泌物提取的物質。儘管如今多用人工香精,但瞭解其歷史仍令人驚訝。
建議:選擇標明「香草提取物」的產品,確保來源純正。
監管漏洞與消費者責任
肯尼迪批評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有害成分的監管過於寬鬆,允許企業在食品中使用已在其他國家禁止的化學物質。這種監管漏洞使得消費者無意中成為受害者,尤其是兒童,他們更容易受到添加劑和化學物質的長期影響。肯尼迪呼籲消費者提高警惕,仔細閱讀食品標籤,選擇天然、未經加工的食品。
美國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是個人健康危機,也是公共政策失敗的體現。肯尼迪的警告提醒我們,日常飲食中的「便利食品」可能隱藏著巨大風險。從商店麵包到薯片、糖果和汽水,這些食品的化學添加劑和加工過程對健康構成威脅。消費者應主動瞭解食品成分,選擇更健康的替代品,同時推動更嚴格的食品監管政策。
你會放棄哪種食品?哪種又讓你難以割捨?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