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又俠。(圖片來源: 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九月三日的大閱兵,本應是中共最擅長的「政治大秀」。但如今距離閱兵僅剩幾天,北京卻陷入詭譎氛圍:閱兵總指揮至今懸而未決,軍內傳出多名將領聯名上書中央軍委,直言「不接受禍國殃民者檢閱」。習近平原本打算藉此展示「軍權在握」,卻不料閱兵未演,尷尬已先行。
閱兵總指揮成懸案習近平進退失據
閱兵向來是,總指揮的地位至關重要。2015年抗戰70週年閱兵,總指揮是北京軍區司令宋普選;2019年十一閱兵,由中部戰區司令乙曉光出任。而今年呢?僅剩一週時間,總指揮卻依然是「國家機密」。
更離譜的是,據海外時評人士姚誠透露,軍中已有將領公開上書,拒絕讓「禍國殃民者」檢閱。換句話說,習近平不僅找不到「放心人」,還可能面對軍中抗命。這在中共歷史上極為罕見,等於赤裸裸地揭穿:習的「軍權鐵板一塊」神話,其實已經碎裂。
再看人事異常:原中部戰區司令王強、政委徐德清雙雙缺席建軍節招待會,至今下落不明。若這些核心人物「出事」,那閱兵的總指揮自然成了燙手山芋。結果就是,習近平眼看閱兵在即,卻連一個能掛帥的總指揮都難產,這無疑是對他權威的最大諷刺。
張又俠露面捧習真心還是戲份?
在此敏感節點上,消失多時的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突然現身,在會議上,張又俠笑呵呵地發表講話,很多人以為張又俠投降了,透露出不是真話,習現在是配合的演員,逃不過強調在說真話,其實說的是假話。
並高調表態要「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習近平思想」。官媒還刻意強調「此次會議經習近平批准」,彷彿要用放大鏡向外界展示「習仍然掌控軍隊」。
「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這樣的提法,乍聽之下鏗鏘有力,然而細細一想,卻帶著強烈的諷刺意味。若今天要強調「真」,那麼難道過去的學習就是「假」的嗎?這不僅在否定前人的努力,也等於在自我揭短:原來我們喊了這麼多年口號,竟然還停留在「假學、假懂、假信、假用」的層次?這種自我否定式的強調,聽來頗有幾分荒誕。
張又俠此番表述,或許想凸顯問題的嚴重性,但無形中也反映出一種體制內部的尷尬:如果真的需要再三強調「真」,那就意味著虛假、空洞已經積習難改,否則根本無需特別立此標準。這種話語的背後,是對現實的無聲控訴,也是對自家路線的不自覺諷刺。
因此,真正值得深思的不是「要不要真學」,而是:為什麼過了這麼久,還需要重複這樣的基本問題?究竟是誰在假裝學,假裝懂?這才是最尖銳的矛盾所在。
張又俠為何「選擇性失言」?
然而拋去「真假說」,張又俠講話裡卻缺少了關鍵的「兩個確立、兩個維護」和「軍委主席負責制」。要知道,這些才是中共語境裡「絕對效忠」的標誌。張又俠為何「選擇性失言」?這難免引人遐想:他是真心吹捧,還是不得不走個過場?
有評論指出,張又俠可能是在北戴河會議後,出面「安撫局勢」的臨時演員。習近平若已經在會上被迫妥協,甚至默許「有序下臺」,那麼元老們自然要安排張出來說幾句「穩定軍心」的漂亮話。換言之,張的表態更像一場「政治公關」,而非真正的忠誠。
目前團派的胡春華,已經被推到了未來預留接班人的位置,習近平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權力過度表演。
閱兵成「煙火政治」難掩體制塌方
閱兵原本是習近平用來證明「槍桿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政治煙火。但今年的局面卻暴露出另一面:將領失蹤、總指揮難產、軍中上書抗拒,這些都說明中共軍隊內部的裂痕,遠比外界想像的要深。
對於習近平而言,九三閱兵或許仍能如期舉行,隊伍依然整齊、煙火依然璀璨。但閱兵越是華麗,越是襯托出背後的空洞與失控。軍中若真已人心思變,那麼閱兵場上再多的方陣,也掩蓋不了習的孤立無援。
四中全會才是照妖鏡?
真正的考驗,並不在9月3日,而在被拖延一年多、即將於10月召開的四中全會。那才是觀察習是否還握有權威的「照妖鏡」。如果他無法在全會上穩住陣腳,那麼閱兵就算再氣派,也不過是一場掩飾敗局的最後煙火。
這一切都在告訴世人:中共政權的根基正在鬆動。閱兵的鋼鐵方陣再整齊,也掩不住黨內傾軋的殘酷現實。
對習近平而言,九三閱兵不是展示,而是暴露;不是勝利,而是尷尬。
總結來看,張又俠的「四真」既是忠誠宣誓,也是語言的弔詭;既是維穩工具,也是矛盾的流露。這種「口號化的真」本身,正好折射出整個體制的虛假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