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覆蓋一切,無所不能,並能度量人的才能後決定如何運用的人,才稱得上是聖人。(圖片來源:公用领域 Pixabay)
《淮南子》是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收集史料、文獻集體編寫而成的一部著作,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梁啟超說:「《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也。」
《淮南子》成於眾手,內容廣博,融合先秦諸子的思想。《淮南子》於20世紀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譯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節譯本,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本篇為讀者介紹《淮南子》中《繆稱》《俶真》篇的部分內容。
【原文】天下有至貴而非勢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壽而非千歲也。原心返性,則貴矣;適情知足,則富矣;明死生之分,則壽矣。
[大意]天底下有最珍貴的東西,但它絕對不是權勢和地位。有最大的財富,但它不是指寶石、金子。有最長壽的,但不是說活到一千歲。回歸本性道體,就是最尊貴的,適情知足就是最富有的,明白生死之分就是最長壽的。
說話沒準,行為反覆無常,這是小人。能明察事理,精通某種技藝,這算中等之人。兼容覆蓋一切,無所不能,並能度量人的才能後決定如何運用的人,才稱得上是聖人。
貴賤對人來說,就像春風從身邊刮過一樣,譭譽對自己來說,就像蚊虻叮一下而已。秉持皓白而不污黑,奉行純粹而不雜糅,身處玄冥而不昏暗,順從自然而不毀敗。孟門、終隆這樣的高山阻擋不住,急流旋淵、呂梁這樣的深水滯留不住,石澗、太行、飛狐、句望這樣的險隘難為不倒。所以真人雖然身處江海之上,但精神卻仍然內守於心,如果不是獲得了道這個本原,誰又能夠達到此境界?
因此,與聖人相處,家居貧寒之士會忘掉貧寒,王公貴族會看輕富貴而以卑賤為樂,勇武之人會減弱銳氣,貪婪之人會消除慾望。得道真人靜坐而不說教、立而不發議論,但可以使那些空手去學習的人滿載而歸,他不必言說就能使他人感受到祥和氣氛。
所以最高之道就是順應自然無為,像龍似蛇,盈縮卷舒,隨時順勢變化。外雖隨風而變,內卻持守本性,耳目不被聲色誘惑、思想不被外物擾亂。他能把握持守自己的精神,掌握道的原則遨遊在太空,促使萬物發展,使各種新事物萌生。因此,使用精神過度的人,精神也將會遠遠離開他,而善養神者,神與形必相守。道從本原出發,通過九天之門,散布到四面八方,布施到無窮無盡的領域,它靜寂而虛無,不刻意干預萬物,因而萬物會自然而然有所作為。因此,辦事舉措順道者,並不是說道對他做了些什麼,而是道在布施中無形地影響了他。